文 | 谭岳衡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天在立法会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立法会议员谭岳衡表示,施政报告再次体现了本届政府秉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并重的执政理念。这份《施政报告》既是香港全力“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加快迈向“由治及兴”的进程表,亦是香港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突破新局面的策略部署。施政报告以“深化改革”开篇,强调通过改革激发经济活力,致力于让市民在经济增长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展现了政府“事不避难”的决心与担当。施政报告不仅著眼当下,更布局未来,通过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大力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并积极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全方位释放发展动能。这些举措紧扣香港发展定位,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重要时期,为香港勾勒出更清晰的发展蓝图。
谭岳衡议员表示,感谢特首广泛听取意见,采纳自己此前在建议书中提到有关金融、创科及北都发展的13项建言,包括以金融赋能北部都会区创科产业发展、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和全球辐射能力、完善加密货币及资产代币化相关监管框架、放宽自资收生限制等方面,反映行政立法良性互动正形成更广泛共识。
今年施政报告在金融领域提出要把握全球投资者重新配置资产的战略机遇,持续强化股票市场,构建国际领先的债券市场及蓬勃发展的货币市场,促进保险业与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发展;并加速发展新增长点,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推动金融科技和绿色可持续金融发展。这一系列部署精准聚焦香港长期“重股轻债”的结构性短板,旨在丰富金融市场层次,满足国际机构投资者对多元化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工具的迫切需求,全面提升市场的深度、流动性和国际吸引力,为全球大型金融机构长期深耕香港提供坚实支撑。同时通过打造国际黄金交易枢纽、抢占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发展高地,布局未来金融制高点,不仅是对传统优势的巩固,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结构性升级,为香港金融业在百年变局中再攀高峰奠定坚实基础。
在强化证券市场方面,吸引国际企业来港上市,汇聚全球资本,是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关键举措。施政报告提出,港交所将与东南亚交易所深化合作,推动更多东南亚发行人来港第二上市,并鼓励当地资产管理公司在本地发行便利配置香港市场的金融产品。谭岳衡议员指出,由于投资者普遍倾向于投资熟悉的企业,国际企业赴港上市有助于带动其所在区域的资本流入,形成“企业上市—本地资金跟随”的良性循环,为进一步扩大成效,建议将合作范围拓展至中东、东盟等更多亚洲重点区域,吸引更多国际企业来港上市,丰富港股市场投资标的,提升发行人地域与行业多样性,增强对区域资本的吸引力。一是深化与国际交易所合作,推动建立双向挂牌机制。加强与海外主要交易所的战略协作,通过签署谅解备忘录、建立联合推广平台等方式,促进企业实现“双向挂牌”,提升跨境资本流动效率。二是简化跨境合规流程,降低国际企业准入门槛,提供更具弹性的上市规则和专业指导,切实降低国际企业来港上市的时间成本与合规负担。
在强化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方面,施政报告提出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全球辐射能力,做深人民币流动池,探索政府合适场景下政府支出以人民币支付。建议继续丰富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加快搭建“数字货币走廊”网络,探索推出人民币稳定币生态系统,推动人民币数字货币在贸易、电子商务、投融资等场景的应用,助力人民币提升国际化水平。
在强化香港作为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方面,施政报告指出,未来几年,香港预料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并从吸引更多基金来港落户、丰富金融产品供给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措施。建议香港应抓住全球投资者对香港市场增加兴趣的窗口,积极对接国际投资者对大中华区的投资需求,以及境内居民理财需求、养老需求,汇聚全球资本,体现跨境资管特色。
在打造数字资产全球创新中心,加速建设香港数位资产交易枢纽方面,施政报告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发展为全球数字资产枢纽,将推动商业银行推出代币化存款和推动真实代币化资产交易,例如用代币化存款结算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协助政府将代币化债券发行恒常化,并通过监管沙盒鼓励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建议从专项政策与应用场景两方面支持资产代币化发展,一是在税收补贴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降低金融机构及企业开展资产代币化项目的成本,提高其积极性。二是发展代币化实体资产市场,推动新能源(如光伏储能)、基础设施收益权、绿色债券等资产的代币化,并与大湾区其他城市深度合作。
在提速建设北部都会区和支持发展创科金融方面,施政报告提出多项措施,强化金融对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的支撑力,助力香港经济结构尽快实现转型。建议继续增加创科金融配套,扩大政府基金的规模、灵活性和产业聚焦属性,鼓励金融机构开发股债知识产权结合多元化投融资产品,在“南金融、北创科”的新产业布局下,构建完整的创科产业全生命金融周期服务链。
在发展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方面,谭岳衡议员表示,很高兴施政报告采纳其建议,进一步放宽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北都大学城建设亦会研究将香港优势学术领域与产业深度结合发展的路径,以及促进内地和国际领先的大学或研究中心进驻的策略。有关政策相信能够进一步吸引更多顶尖教研学者和优秀学子来港就业及升学,推动北都大学和区内重点产业紧密联动,协同发展。展望未来,建议政府要增拨资源支持专上院校改善和优化硬件设施,尽快提升本地大学的教学容量和学生宿位。同时,继续加强国际招生工作,特别针对美国回流学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学生,制定相应招生政策提供签证办理、学校转介、课程衔接等方面的便利服务。在加强香港院校海外推广时,应针对不同地区特点制定相应招生和宣传策略,保持生源国际化。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