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主题是“深化改革,心系民生,发挥优势,同创未来”。李家超表示,会继续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协同发展,为经济注入新动力,提升香港吸引力。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去年公布《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为文化艺术政策的长远发展订下清晰方向,巩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地位。李家超表示,将打造高端艺术品交易枢纽,推动西九文化区(西九)及本地文创产业多元发展,重塑表演场地布局,发展文艺旗舰品牌项目,加大推广非遗,亦会引入商业元素,为康文署设施和活动增值。
打造高端艺术品交易枢纽

香港是全球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李家超说,将大力打造香港成为全球高端艺术品交易枢纽,吸引更多国际拍卖行、画廊及专业人才落户,包括:
构建机场城市艺术生态圈,集艺术创作工作室、画廊及贸易于一身,并建设大型艺术品仓储及配套。
强化国际艺术品交易平台,与巴塞尔艺术展深化合作,巩固香港为区内唯一主办城市的地位。
与业界就艺术品交易的税务、融资、人才等范畴进行研究,探讨适用于香港的政策措施。
西九就推动建立艺术品交易生态圈,会在明年推出以下项目:
与2026-27年落成的艺术广场大楼的发展商商讨租赁策略,吸引更多艺术品交易产业链企业,例如画廊、保险公司、家族办公室等进驻该大楼。
建立艺术品修复的国际合作网络,提供专业培训和实习机会。
系统化扩展策展、文物修复及艺术行政人才等专业领域培训。
西九文化区多元发展
李家超表示,西九是香港最重要的文化艺术基建投资,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将:
举办更多高知名度的国际性大型活动,包括第二届“香港国际文化高峰论坛”、“亚太表演艺术中心协会2026年年会”等。
除了在国际和内地巡展M+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展览和馆藏,M+也与国际知名博物馆联合策展;并筹划《大状王》13进行更多内地巡演,将其打造为经典长演音乐剧。
年底启用西九码头,提升西九交通便利,加强文化艺术、娱乐消费和旅游互动发展。
成立“西九文化区学院”,为本地及国际和内地文艺机构和从业员提供专业培训。
推动本地文创产业发展
李家超去年提出了打造香港成为亚洲时装设计中心。“香港时装荟”今年将联乘巴黎时装周和米兰时装周,推进数码时装和永续时尚发展。
文创产业发展处(文创处)过去三年透过“电影发展基金”资助的电影占香港电影票房接近三成。文创处会加强对国际和内地的宣传、交流和业务配对。文创处积极协助香港文创设计人才创作更多兼具中华文化及香港特色的文创产品,推进孵化本地文化知识产权,会继续支持优化“亚洲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强支援本地原创作品打入内地及国际市场。
重塑表演场地功能布局推广演艺盛事
随着启德体育园启用,政府已公布优化各表演场地——香港体育馆改为演唱会优先,东九文化中心推动长期演出和艺术科技,沙田大会堂演奏厅设为粤剧优先场地。
发展文艺旗舰品牌项目加大推广非遗
政府过去两年积极开拓文艺旗舰品牌项目,包括“香港流行文化节”、“亚艺无疆”、“中华文化节”、“香港演艺博览”、“香港非遗月”等,吸引本地和游客参与。政府会加强推广地区非遗特色,打造“香港处处有非遗”。
康文署引入市场营运模式提升服务

李家超表示,会在康文署指定设施引入市场营运模式,提供更多元的增值活动,包括在博物馆闭馆日出租场地供举办商业或私人活动、开放更多场地作租用、推出收费的旅客导赏、开发更多文创产品,提升体验和经营效能。政府亦会探讨邀请市场参与,提升鲤鱼门公园度假营的营运及在指定试点营运沙滩,建设康乐休闲及水上活动热点。
发展游艇旅游

李家超说,香港拥有1180公里海岸线和263个岛屿,有优势成为亚洲游艇枢纽。政府会优化游艇产业配套,推广高端游艇旅游,包括增加约600个游艇新泊位,涵盖前南丫石矿场、香港仔避风塘扩建及红磡站临海项目;推进“机场城市”游艇港湾建设,额外提供超过500个泊位,包括可容纳80米以上超级游艇的泊位;放宽对访港游艇要求,并设立游艇动态监察系统,容许访港游艇无须在私人营运的游艇会或码头预留泊位,于香港安全有序地自由航行和在政府指定水域范围内锚泊;提升电子业务系统,容许访港游艇提前一站式提交入境资料,以便相关部门进行预先审核;授权内地相关机构为当地船长进行考试及提供短期培训课程,便利内地访港游艇船长获得在香港水域航行的资格,并适时拓展至海外地区推行,以及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系统建设,与广东省政府商讨“港艇北上”和“北艇南下”的便利措施。
发展“盛事+旅游”
李家超表示,政府会透过不同文化节庆、旅游项目及盛事组合,吸引旅客加长留港时间并多次访港,推动“盛事+旅游”发展。他提到,今年是香港迪士尼乐园成立20周年,乐园将提升园区设施。政府亦会继续带领海洋公园,联同香港旅游发展局(旅发局)推出更多大熊猫主题活动和产品,延续大熊猫热潮。明年是马年,香港赛马会将策划以马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及表演,推广赛马旅游。为配合举办盛事活动,消防处会推出便民措施,以视像方式为安全风险较低的场地就临时公众娱乐场所牌照进行消防验收。
发展邮轮旅游
李家超续说,香港邮轮旅游发展持续良好,预计今年邮轮访港航次比去年增加约20%。文体旅局将于年底内展开启德邮轮码头营运商的招标工作,并正检视租赁协议的条款及条件,提升启德邮轮码头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发展“生态+旅游”
政府会落实“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提出的“四山”旅游,提升郊野公园配套,以及建造如树顶历奇、户外历史遗迹博物馆及新式露营地点等新设施。政府亦会探讨合适措施,串连乡郊景点如传统村落农田、宗祠书室、风俗活动等,让游人徒步或单车游,丰富乡郊生态游体验。
推行特色地方主题深度游
政府会进一步打造新景点,包括推广“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红色旅游路线;打造18区主题花木园区;推广香港工业品牌旅游、旧城中环、九龙城、维园市集、开放旧油麻地警署等多个深度游项目;同时亦会开放米埔和沙头角海的边境禁区,便利访客。
旅发局会推出升级版“香港美酒佳肴巡礼”,加强向全球宣传香港多元酒吧餐饮与国际美食之都的魅力。政府会分阶段美化兰桂坊和附近街道,推动“社区营造”。民政总署亦会优化申请指引,便利在乡郊地区营运民宿和度假营,发展局亦会便利村屋改装成民宿或餐厅小店。
打造高端客首选旅游目的地
政府会为高端消费客群度身订造专属星级旅程,与业界携手提供高规格行程策划、礼宾接待服务和尊尚体验。
积极开拓中东及东盟旅游市场促进清真认证
为进一步促进穆斯林旅游,政府会加强推进“认证、教育和宣传”策略,鼓励业界推出更多穆斯林旅客友善设施及餐饮等。旅发局将推出资助餐厅申请清真认证计划,今天起至2026年底成功获得清真认证的餐厅,认证费可获半额资助,上限为5000元。
推出崭新通关模式提升体验
李家超表示,为致力提升通关体验,正在重建的新皇岗口岸和沙头角口岸会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放宽经常访港旅客使用e-道的登记条件,并于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设立全港首个“无感通关”试点,透过人面辨识科技完成过关手续。另外,政府会推展崭新“杰出服务奖励计划”,涵盖多个旅游服务行业,表扬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的商户及从业员,透过大众媒体向社会传播“好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