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将引领香港迈向AI时代-紫荆网

施政报告将引领香港迈向AI时代

日期:2025-09-17 来源:大公文汇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人工智能(AI)浪潮风起云涌,内地科技巨头研发的各类大模型加速迭代,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对正处在经济转型中的香港而言,AI赋能发展正当其时。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发表的新一份施政报告以“深化改革心系民生发挥优势同创未来”为主题,将以改革为引领,推动AI为代表的创新科技发展,展示特区政府创新作为的决心。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全城高度关注。

自从DeepSeek于今年初发布开源模型R1和V3后,以其高性能、低成本及开放性打破美国技术垄断,加快了中国乃至全球AI发展的步伐。随后,阿里、百度、腾讯等中国科技企业纷纷发力,千帆并举。腾讯昨日发布混元3D3.0模型,建模精准度提升3倍,全面开放腾讯AI落地能力及优势场景。事实上,AI应用场景已从聊天机器人、内容生成向医疗诊断、金融分析、交通管理等领域拓展,形成了一个开放、协作的生态系统,不仅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入门门槛,也促进了全球共享的智能红利,加速数字化转型和经济多元化发展。

AI发展一日千里,正在深刻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和人类的未来,也为香港推动经济转型带来重大突破口。李家超日前发布结合了AI生成场景的施政报告宣传片,展现了特区政府大刀阔斧推动AI产业的决心。要将蓝图变成现实,香港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是强化算力基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位于数码港的超算中心,目前算力总容量为1300 PFLOPS,年内会提升至3000 PFLOPS算力水平,足够支持本港不同AI发展,正为高校、研发机构及企业提供稀缺且难以负担的算力支持,这也是香港汇聚全球AI顶尖人才及企业的关键所在。考虑到相关企业快速增加,对算力需求与日俱增,特区政府要有前瞻性的部署。

其次是积极探索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与内地协商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合作试验区,破解“数据孤岛”难题。举例说,生物科技是香港重点拓展的创科领域之一,而生物科技涉及临床等大量数据,香港本身无法提供这样的大数据。日前国务院批覆内地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位列其中。市场要素除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传统内容,也包括了数据。香港作为大湾区城市之一,在中央支持下,推动数据跨境流通是发展AI的当务之急。

基于香港的实际情况,发展AI的重点不是追求大而全的模型研发,而是发挥在金融、贸易、法律、医疗等方面的优势,推动AI的深度应用。特区政府带头推动AI政务,推出更多便民举措。同时鼓励、支持传统产业应用AI技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形成示范效应。特区政府更可以引导在香港营运的各大私募基金及家族办公室,投资于本地的AI初创产业。另一方面,特区政府加强“官产学研”合作,除了港投公司直接投资AI企业,也要进一步鼓励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营造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企业文化。

人才建设是AI发展成败的关键。期待特区政府进一步支持大学发挥人才优势,拓展AI相关学科,同时预留资金支持中小学开展AI教育,让新一代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这正是“投资未来”的应有之义。一言以蔽之,人工智能浪潮是香港经济转型的历史性机遇,香港要在算力、数据、人才、应用和资本五大维度同时发力,通过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香港发展成国际级的AI应用创新重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李家超的新一份施政报告将勾勒香港AI发展新蓝图,令人充满期待。

来源:大公文汇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刘可熠 校对:梅肯 监制:李博扬
【施政报告2025】香港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
【施政报告2025】一文看施政报告重点
【施政报告2025】支援中小企 推动多元经济
【施政报告2025】融入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成立出海专班家发展大局 成立出海专班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