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辉:赛事经济赋能香港国际枢纽地位-紫荆网

林晓辉:赛事经济赋能香港国际枢纽地位

日期:2025-08-28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 林晓辉

香港近日成功举办沙特超级杯足球赛,这场首次在东亚落地的顶级赛事,不仅为三天赛事合共逾七万七千多名观众呈现了体育盛宴,更折射出香港作为国际枢纽的独特价值。此次赛事选址香港,主办方明确提及两大考量:香港的国际化特质及其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整个亚洲的战略地位。这恰印证了香港在连接东西方、整合区域资源中的不可替代性。

赛事经济是现代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香港具备举办国际赛事的天然优势——成熟的场馆设施、高效的交通网络、多元的文化氛围,以及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和贸易枢纽的辐射能力。此次沙特超级杯的落地,正是看中香港能将赛事影响力延伸至整个大湾区乃至亚洲市场。通过赛事平台,香港不仅展示了城市形象,更构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为后续商业合作奠定基础。

从经济效应看,赛事经济的溢出效应已逐步显现。多只港股新股的基石投资者中,中东风投身影频现。这种资本联动,既源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制度优势,也与赛事等高规格活动搭建的信任桥梁密不可分。当全球资本通过赛事关注香港,自然更易转化为投资行动。

更值得关注的是,赛事经济正催生跨领域合作机遇。以创科为例,中东国家加速经济多元化转型,极需引入智能技术推动基建升级。香港初创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已成功进入沙特市场,参与当地大型建设项目。这种“赛事搭台、科技唱戏”的模式,为香港创科产业提供了全球化试验场。而中亚资源企业选择香港作为全球首个人民币计价股票的上市地,更凸显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节点作用。

香港要持续放大赛事经济的杠杆效应,需从三方面发力:其一,建立常态化赛事引进机制,结合城市特色打造品牌IP,如足球、网球等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项目;其二,完善配套服务链,整合金融、法律、会展等专业服务,形成“赛事+产业”生态圈;其三,深化区域协作,借助大湾区“9+2”城市群的合力,共同申办大型赛事,提升整体竞争力。

当沙特超级杯的掌声渐散,香港更需思考如何将短期赛事流量转化为长期发展动能。这座城市的开放基因、制度优势与区位条件,本就是举办国际赛事的天然沃土。唯有持续吸引全球顶级赛事落地,才能让世界透过体育竞技的窗口,看见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无限可能。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环保从业员总会主席,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江心雨 校对:李博扬 监制:姚润泽
有片|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型无人机汇演在港举行
香港特区政府举行典礼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李家超:关爱照顾惠长者福祉 乐龄科技助老友颐年
孙东:创新湾区 魅力无限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