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提升香港学生中文写作及普通话朗诵表达水平,培养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由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办,庄世平基金会、陈伟南基金会、艺术香港联合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支持的“我爱我的祖国・抗战胜利篇”金紫荆杯香港校际作文暨普通话朗诵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于2025年10月5日在故宫演讲厅隆重举行。

决赛现场,参赛选手们以饱含深情的语调,再现抗战岁月中华儿女的英勇事迹:有的讲述潮籍华侨捐款支援前线的赤子之心,有的还原战时学生救亡宣传的热血场景,生动的叙述与铿锵的朗诵,多次引发现场观众的共鸣掌声,充分展现了香港青少年对抗战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浓厚的家国情怀。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陈振彬在颁奖典礼致辞时指出,80 年前,无数中华儿女以鲜血筑起抵御外侮的长城,其中以庄世平先生为代表的潮籍先贤,更是积极投身救国洪流,用行动书写了抗战史册的光辉一页。“香港潮属社团总会长期以‘团结潮人、扎根香港、凝聚力量、携手并进’为宗旨,此次联合多方主办大赛,正是希望延续先辈精神,让青少年在创作与朗诵中铭记历史。”他特别鼓励参赛学生:“希望你们以普通话为桥梁,打通与祖国内地的文化沟通之路,主动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让爱国爱港的情怀在新一代中扎根生长。”

庄世平基金会、陈伟南基金会陈幼南主席提到,陈伟南先生一生秉持爱国爱港爱乡初心,与庄世平先生等潮籍先贤一样,无论是抗战时期支援前线,还是后续推动国家与香港发展,始终以行动践行家国情怀。“这次大赛聚焦抗战胜利主题,不仅让青少年了解潮籍先辈的抗战贡献,更能从中汲取‘不畏艰险、团结报国’的精神力量。”他鼓励学生以先贤为榜样,既要扎实学习知识,更要厚植民族自信,用国家通用语言搭建交流桥梁,成为推动香港与祖国共同发展的新生力量。

教育局长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首席助理秘书长(课程发展)林思娴在致辞中,结合教育局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系列举措展开分享。她表示,教育局在教师层面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培训活动,助力教师深化历史教学;在学生层面推出纪念音乐会、抗日英雄足迹考察、专题展览及演习计划、AI抗争知识展等多元活动,以沉浸式体验帮助师生深化对历史的认识,体会抗战胜利意义。她高度认可本次大赛是“融合历史学习与语言实践的优质国民教育载体”,称学生充满爱国情怀的作文与声情并茂的朗诵令人印象深刻,教育局将持续支持此类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助力香港学生提升综合素养与家国认同。

艺术香港发展委员会主席、大赛评审委员会代表赖荣春则对参赛学生的表现给予高度肯定:“同学们赛出了个性、水平与风采,每一段朗诵都饱含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祖国的热爱。”他强调,历史是民族的根脉,更是照亮未来的灯塔,大赛以“抗战胜利”为核心,正是希望通过文字与声音,引领青少年穿越历史烟云,深刻理解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这不仅是一场语言艺术竞赛,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民教育课,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强化爱国教育效能,乃至巩固香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都有深远意义。”此外,他还代表组委会感谢30多位专业评审的辛勤付出,并指出所有奖项均经复审与特聘核数师核算评分,确保公平公正。

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凭借鲜明的爱国主题与专业的赛事设定,吸引全港近百所中学踊跃参与,参赛学生围绕“抗战胜利”主题创作原创作文,并以普通话朗诵演绎。经过初赛、复赛的多轮筛选,协恩中学、圣士提反女子中学、保良局何荫棠中学、拔萃女书院、沙田苏浙公学、苏浙公学、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东华三院甲寅年总理中学、风采中学、圣保罗男女中学10所学校脱颖而出,站上总决赛舞台。最终香港保良局何荫棠中学和拔萃女书院荣获特等奖,其余八队学校获得一等奖。本次比赛还特设特别潮奖一个,颁发给内容有关致敬潮籍先烈对抗战所作出贡献的优秀作品,最终由拔萃女书院的王雨桐获得。




大赛先后邀请了共三十多位专业评委,包括在文化与教育领域中享负盛名的评委,共评出特别潮奖1个,特等奖2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各35个,及大赛优秀奖共8个。




颁奖典礼现场气氛紧张活跃,当嘉宾当场揭晓特等奖与一等奖的得奖者,念出获奖学校的名单时,参赛的学生们热情高呼,共同为获奖的学生喝彩欢呼。得奖学生兴高采烈地从陈振彬主席、陈幼南博士等主礼嘉宾手中接过奖杯。
本次大赛还获得多家社团与教育机构协,分别是香港汕头商会、香港深圳潮青会、九龙西潮人联会、香港区潮人联会、香港潮州市同乡总会、香港揭阳同乡社团总会、香港潮属社团总会青年委员会、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妇女委员会、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香港岛校长联会、九龙地域校长联会、新界校长会、离岛校长会,大公报、香港文汇报、中国日报香港版、香港中通社、中新社香港分社、香港商报、点新闻、镜报、知识杂志、广东电视台香港记者站担任媒体支持机构。
参加本次大赛的主礼嘉宾还有: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会长王建瑜;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常务副主席庄健成;大公报副总编辑韩纪文;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副主席陈欣耀、李志强、胡炎松、杨玳诗、黄家豪、黄咏霖,常务会董陈伟香,会董王晨峰、连馨莉、龚雅璇,名誉会董王仰德;庄世平基金会副主席庄永健;香港区潮人联会副会长蔡晓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