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在刚刚结束的两项国际发明盛事中取得卓越成绩,于第十届加拿大国际发明创新大赛(iCAN 2025)及2025金砖国家国际线上发明大赛(BRICS Inventions 2025)中,共夺得十九个奖项,展现大学在创新科研领域的实力。
在2025金砖国家国际线上发明大赛中,教大研发的两个项目皆荣获金奖。于iCAN 2025比赛中,教大有七个参赛项目斩获17个奖项,包括大会特选奖、二十大最佳发明奖及多个特别奖,彰显教大在健康科技、教育科技、资讯科技及数据科技等领域的卓越创新实力。
教大在iCAN 2025及2025金砖国家国际线上发明大赛中皆荣获金奖的项目为:
- 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与可持续发展)及科学与环境学系生物与神经科学讲座教授翁建霖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新型生物材料」
- 心理学系助理教授杨健忠博士研发的「用于自闭症儿童大脑训练的EEG-fNIRS神经反馈应用程式」
此外,教大的三个研究项目亦在iCAN 2025荣获金奖及特别奖:
- 科学与环境学系顾问胡绍燊教授团队的「以纳米感测技术快速筛查食品、健康护理产品、消费品及环境基质中的表观遗传干扰物」
- 数学与资讯科技学系副教授傅弘博士带领开发的「Dynamic SyncAnUp:提升体育表现的眼体同步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
- 数学与资讯科技学系教授杨良河教授的「多模态深度学习自动分析系统」
由国际发明联盟总会(IFIA)主办的金砖国家国际线上发明大赛,旨在促进全球创新科技的交流与合作。自2016年起举办的iCAN,为国际知名的发明创新大赛,规模逐年扩大,今年吸引来自超过62个国家和地区的802个项目参赛。得奖者除了获得国际认可外,更有机会扩展国际网络、推广科研成果,并推动科研与商业的合作发展。
教大获奖项目及相关奖项资讯一览表:
项目名称 | 首席研究人员(学系) | 项目内容 | 奖项 |
---|---|---|---|
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新型生物材料 | 科学与环境学系生物与神经科学讲座教授翁建霖教授 | 传统癌症治疗通常依赖于细胞毒性药物,本发明利用二氧化矽纳米基质来增强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提供了一种安全且生物相容的方法,以提高治疗效率、效果及存活率。 | iCAN 2025: 二十大最佳发明奖; 金奖; 特别奖 BRICS Inventions 2025: 金奖 |
用于自闭症儿童大脑训练的EEG-fNIRS神经反馈应用程式 | 心理学系助理教授杨健忠博士 | 这是一个创新的EEG-fNIRS混合系统,用于多模式神经反馈训练。它针对自闭症患者的认知、情感和社交功能,采用有效的反馈刺激、奖励机制以及逐步增加的训练负荷,以最大化疗效和参与度。 | iCAN 2025: 金奖; 特别奖 x 2 BRICS Inventions 2025: 金奖 |
Dynamic SyncAnUp:提升体育表现的眼体同步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 | 数学与资讯科技学系副教授傅弘博士 | 这是一套融合了电脑视觉、非接触式3D关节追踪、人工智能及视线聚类技术的系统,可针对各运动员进行可视化分析,优化运动表现与训练标准。 | iCAN 2025: 评审特选奖; 金奖 |
以纳米感测技术快速筛查食品、健康护理产品、消费品及环境基质中的表观遗传干扰物 | 科学与环境学系顾问(环境科学)胡绍燊教授 | 一个快速、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可直接量化与生殖、发育及成长相关的基因簇表达和表观遗传变化,从而提供一个量化指数,以揭示样本中所有化学物质的表观遗传风险。 | iCAN 2025: 金奖; 特别奖 x 2 |
自动多模态深度学习分析系统 | 数学与资讯科技学系教授杨良河教授 | 可靠数据是人工智能训练的关键因素,但评估真实描述的过程往往存在误差。本发明实现自动化评估流程,提供领域专属的高质量反馈机制,从而提升人工智能模型的性能、效果和品质控制。 | iCAN 2025: 金奖; 特别奖 |
透过整合智能平板与人工智能提升可持续饮食的营养管理系统 | 知识转移办公室助理教授蒙伟贤博士 | 这是一套结合智能面板与人工智能平台的系统,分析及管理个人化营养计划。该系统载有人工智能营养师的功能,提供即时餐饮分析并优化营养管理计划,以满足用家的营养摄取需要。 | iCAN 2025: 银奖; 特别奖 |
YoChatGPT!释放人工智能协作力量 | 数学与资讯科技学系高级讲师陈世道博士 | YoChatGPT!是一款情境感知的协作虚拟平台,透过动态人工智能实现多用户互动,革新了咨询、生产力及教育领域,同时在安全系统下操作,避免资料外泄。 | iCAN 2025: 银奖; 特别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