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晓辉
注册香港本地公司总数逾150万间的历史新高此一数据,折射出这座城市在经济转型期的独特定位与发展动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香港正通过构建“双向平台”战略,既巩固传统优势又开拓新兴市场,形成具有韧性的经济生态。
作为连接内地与全球的超级联系人,香港的双向平台功能持续释放效能。数据显示,投资推广署近两年半协助1333家企业落户或扩展业务,带来1740亿港元直接投资,创造近2万个就业岗位。这种双向流动不仅体现在资金维度,更呈现为商业模式的创新融合:外资企业借道香港探索内地14亿人口市场,内地企业则依托香港国际化网络布局海外新兴市场。这种双向赋能机制,使香港成为全球资本配置的“转换器”与“放大器”。
在招商引资策略上,香港展现出精准的市场导向。政府不仅注重引入传统金融、贸易企业,更将触角延伸至中东、东盟等新兴市场。这种市场多元化布局具有战略前瞻性:当欧美市场面临地缘政治波动时,新兴市场的消费潜力与投资需求形成有效对冲。数据显示,非香港公司注册数突破1.5万家,印证国际资本对香港战略价值的持续认可。这种资本流向的多样性,为香港经济转型提供了缓冲空间与腾挪余地。
面对全球经济格局重构,香港的转型路径清晰可见:通过强化双向平台功能,在引进海外资本与技术的同时,推动本土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通过开拓新兴市场,构建更具抗风险能力的投资组合;通过消费市场与创新模式的深度融合,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这种战略定位既保持香港传统优势,又赋予其应对挑战的灵活性,为国际金融中心注入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