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医学院研究发现 非类固醇消炎药的药物敏感标签错误达八成 妨碍中风患者治疗-紫荆网

港大医学院研究发现 非类固醇消炎药的药物敏感标签错误达八成 妨碍中风患者治疗

日期:2025-01-22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港大医学院)团队最近进行的一项开创性研究发现,中风患者医疗纪录错误标示对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敏感,会妨碍他们使用最有效的第一线药物,影响治疗效果。研究亦显示,经重新评估后,多达八成中风康复者的非类固醇消炎药药物敏感标签皆为误标,反映错误的药物敏感标签对中风患者治疗有严重负面影响,因此亟需重新评估及妥善管理药物敏感标签。

中风为全球第二常见的死亡原因,亦是全球第三位导致身体残障的成因。中风后的药物治疗对预防中风复发及其他心血管并发症极为重要,而其中一种非类固醇消炎药阿士匹灵能有效治疗和预防各类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及早服用阿士匹灵可降低中风复发的风险达六成。然而,港大医学院早前的研究显示,本港约有6%至7%人口的医疗纪录中有药物敏感标签,其中五分之一与非类固醇消炎药有关。由于患者医疗纪录标示其对非类固醇消炎药敏感,他们一般不会获处方阿士匹灵,以致影响中风及心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4981737528339_
港大医学院研究发现,多达八成中风康复者的非类固醇消炎药药物敏感标签皆为误标,妨碍他们使用最有效的第一线药物如阿士匹灵,影响治疗效果。(左起)刘巨基医生、李曦医生和崔卓媛同学。

该研究伙同香港大学免疫及过敏科团队与中风研究组合作进行,分析2008年至2014年间香港的电子医疗纪录,并比较本港市民(7,337,778人)与中风患者(1,003人)之间最常见的药物敏感标签比率。研究结果显示,中风患者中出现非类固醇消炎药药物敏感标签的比率明显较高,而这些被标示为对非类固醇消炎药敏感的患者,在中风后较少获处方阿士匹灵,与没有药物敏感标签的患者相比,他们分别面对7.44倍的死亡风险及6.1倍发生重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令人惊讶的是,标有非类固醇消炎药药物敏感标签的中风康复者接受药物过敏测试后,有多达八成的标签证实为错误标示。

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临床副教授兼中风研究组主任刘巨基医生强调,中风患者因无法服用阿士匹灵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他表示:“我们建议对未经验证药物敏感的患者重新进行评估,以确定他们是否可以再次使用非类固醇消炎药。”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江心雨 校对:李天源 监制:张晶晶
孙东:投资河套 铸就未来
阵容强大!2025“湾区升明月”周日上演 肖战周深等亮相澳门(附官宣名单)
香港出口连升18个月 对英美出口增势胜预期
2025香港国际中医药博览会|第二场品牌推介会及产品发布会成功举行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