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去年获赠大熊猫“安安”“可可”,再度引发“熊猫热”,吸引不少港人前往四川大熊猫繁育养殖基地(下称“基地”)“打卡”。基地方面表示,为迎接和吸引香港旅客到访,已经在便捷购票方面下功夫,又会提升服务质量及游览体验。有跟团到基地参观的港人赞设施及环境较好,直言“睇熊猫梗系嚟四川”。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始建于1987年,截至2024年底,大熊猫种群数量达260只,同时还拥有数量达182只全球最大的小熊猫圈养种群。
基地旅游服务主管周道群表示,香港游客持包括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香港居民身份证、回港证、居住证、护照等有关证件均能在线购票。
今年以来,到基地参观的游客人数达623万人次,周道群介绍指,其中境外游客占4%左右,在外国旅客免签证实施后,游客量特别是境外游客量有明显增加,2025年较2024年同期境外游客增长57.21%。
为方便港人购票,基地在购票方式大下功夫,周道群提及,香港游客持包括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香港居民身份证、回港证、居住证、护照等有关证件均能在线购票,今年到访的香港游客超过1300人次。
退休港人卢先生携妻子跟团到四川旅行,第二日行程是看大熊猫。他认为基地环境及组织都不俗,加上场地阔落,适合做大熊猫保育。
卢先生直言“要睇熊猫,我点解要去海洋公园,我梗系嚟四川啦。”
他表示,未去过香港海洋公园看大熊猫,无法比较两地不同,直言“要睇熊猫,我点解要去海洋公园,我梗系嚟四川啦。”
卢先生又指,一定会购买大熊猫纪念品,“见到咩就买咩,无(限制)budget。”
沉浸式游览丰富旅客体验
基地科普教育工作人员吴樱介绍指,基地在科普教育方面取得三个方面的成就:在科普展览展示方面,运用场景复原、沉浸式游览和互动体验等方式,构建科普展示体系,打造了全球首个以大熊猫为主题的互动体验专题博物馆。同时,结合游客参观路线,陆续开发了涵盖大小熊猫、金丝猴、鸟类、竹类与昆虫等多个主题的科普互动场景,持续丰富游客游览体验。

在科普活动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教育活动,目前已开发九大主题研学实践课程和九大品牌科普项目,积极推动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普及。所有活动始终坚持公益属性,面向公众免费开放,鼓励更多游客参与体验。
在科普传播方面,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持续推出科普图书、科普影视作品,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传播,以更生动、更广泛的方式向公众传递保护理念,延伸科普教育的影响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