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煜:大湾区可共建文化遗产发展及保育示范区-紫荆网

何子煜:大湾区可共建文化遗产发展及保育示范区

日期:2025-09-23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文化遗产是文化的关键载体,承载了传统社会生活模式,也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见证,是一个民族不可多得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著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如何善用文化遗产进行公众教育,并让更多民众体验和领会当中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值得社会各界的深思。更重要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共建人文湾区”的目标,其中提到需要“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香港有使命完善相关工作,为“人文湾区”的建设贡献关键力量。

参考仓东基地经验加强历史建筑与社区联系

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香港历史建筑的运用情况,早在2015年便由古物咨询委员会发布《历史建筑保育政策检讨报告》。当时接近四分之三的市民认为历史建筑保育对香港相当重要,但只有大约三成的市民认为公众教育和宣传工作充足。至今十一年过去,社会上仍不乏要求特区政府检讨历史建筑保育政策的声音,包括:认为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库等重要建筑曾一度被遗忘;茶果岭村的四山公立学校被清拆,而被认为社区重建和发展并未有效与历史建筑保育工作取得平衡;保育政策未能联动教育和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工作,导致市民难以建立归属感等等。这些意见均反映,本地历史建筑与社区的联系有待加强,未能让他们真正融入社区、走进市民生活,亦未善用好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反观内地,位于广东开平的“仓东计划”在遗产与社区发展的领域已经做了十六年的探讨。仓东计划立足开平市塘口镇,是谢姓族人迁入开平的始居地,至今已历二十五代。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他们不但修复了仓东村的碉楼、秉文谢公祠、侯成谢公祠、夫人庙等建筑,建成了自然生态、建筑生态、文化生态、农耕生态这四个保护区。“仓东计划”的宝贵之处,是成功摸索出一条历史建筑与社区共生之路。他们以文化遗产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目标,一方面,他们不断挖掘当地文化价值,以研学的方式进行耕读文化、药膳文化、口述历史和文化遗产教育等工作,其中已举办八期的“仓东TALK”成为品牌项目,为当地文化遗产知识的传播和保育理念的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也与海内外大学进行课程合作,探讨从社区营造到地方创生的方法,培养遗产人才,探究在文化保育方面更多的创新可能;另一方面,他们亦在村内建设社区长者饭堂、乐社、琴社等园地服务当地社群,并透过村庆和重阳聚餐等活动凝聚居民,更鼓励和支持他们善用技能担任研学的导师,为年轻人的教育工作出一份力,也借此建立当地村民的文化自豪感。他们建立帮助海外华裔寻根平台,帮助海外华侨返乡寻根。经过十六年的探讨,仓东计划总结出的发展模式为“学术引领、文化主导、公共参与、民企管理、政府支持”的二十字方针。

革新资助模式让历史建筑“以点拓面”发挥潜力

由“仓东计划”的经验可见,对历史建筑的有效发展和保育,不能只停留在建筑物的“开放”,以及其功能的有限度“活化”,而是需要全面构思其“增值”的可能性,在教育活动和社区营造两方面下功夫。其中,围村是香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例如吉庆围便围门、炮楼、围墙等一级历史建筑,政府应推出“遗产保育与社区发展专项基金”,以围村作为试点,鼓励营运机构与村民合作全面革新村内面貌,合力打造以历史建筑为核心的社区,开发一整条路线的研学和文旅产品,以及提供特色化的餐饮、住宿和历史文化体验活动,并以此为居民创造更多元化的就业和参与机会。

从中长期发展角度言之,特区政府更应革新现有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从个别建筑物的保育和发展,扩展支持有能力的团体“以点拓面”将同一个区域的不同建筑物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历史建筑群的整体规划,创造更大的“增值”潜力,并在计划中加入发展文化旅游的硬性指标,要求营运机构以更弹性的思维,构思适切的旅游和文化体验项目,贯彻特区政府“无处不旅游”的政策理念,亦透过这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大湾区文化遗产发展及保育的示范案例。

加强粤港澳三地经验交流在国际舞台说好故事

广东省和澳门分别坐拥开平碉楼与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世界文化遗产,而香港亦拥有吉庆围、何东花园等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可见粤港澳三地都具备丰富的历史建筑底蕴,令传统的文化遗产保育,与新时代的文化旅游与社区营造发展,获得充分展现与进步的舞台。笔者相信,三地之间的发展特色各有不同,多元化的经验值得增强交流互鉴,如上文善用“仓东计划”的经验来增益香港的历史建筑发展和保育正是一例。展望未来,粤港澳三地的学者以及前线的工作人员,应组成“大湾区文化遗产发展与保育联盟”,分享三地值得关注的案例,并从中总结经验、分享资源,为更充分、更有深度的合作创造平台,以此回应国家“建设人文湾区”的号召。

(本文作者系“同乡共享”乡村振兴项目发起人,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刘雨晨 校对:郭孟琦 监制:姚润泽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戚继光舰、沂蒙山舰对外开放
2025香港国际中医药大会在港启幕 以全球智慧共谋中医药高质量走向世界
陈国基:香港发展中医药具有独特的双重优势
梁振英:香港的中医药体现了传统理论和现代化社会治理实践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