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穆家骏
历史不仅是要记住过去,更是要引导未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深信电影《南京照相馆》为学生提供珍贵的历史教育机会。
在刚过去的周末,笔者带领培侨中学学生观赏电影《南京照相馆》。这部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影片,讲述了一群普通民众在吉祥照相馆内冒死冲印日军屠杀罪证照片的感人故事。
观影过程中,我留意到不少学生潸然泪下,电影结束后大家依然陷入长久的沉思。这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电影欣赏,更是一堂深刻的历史教育课。《南京照相馆》采用“大历史,小切口”的叙事模式,没有如同一般的战争电影采用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照相馆这一特定空间和普通人的经历。这种叙事方式让学生们能够从普通老百姓的视角代入历史,真切感受战争所带来的残酷。
历史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尊重事实是正确历史观的基础。影片中提到的日军暴行有着坚实的历史依据,创意来源于爱国青年罗瑾和吴旋接力守护记录日军暴行相册的真实事件。这本相册后来成为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的“京字第一号证据”。影片结尾处,导演将当年的废墟影像与今日南京的繁华交相叠印,那些被冒死保护的底片,如今化为我们日常随手可得的和平景象。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和平的珍贵和历史的重量。
《南京照相馆》通过镜头语言展现民族创伤,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守护真相。观影后有学生问:“老师,展现这样的历史会不会太过沉重?”我告诉他:“正是这份沉重,让我们懂得和平的珍贵。”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暴行,远非电影所能完全呈现。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揭示战争真相,教导青少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这种铭记,本质上是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文明的守护。只有这样,才可以汲取教训,共创未来。
香港青少年作为国家的一员,需要了解民族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南京照相馆》这样优秀的电影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教育的生动素材。笔者除了继续做好网上宣讲正确历史故事的工作,也会继续探索创新教育方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他们成为有国家意识、民族责任感的未来主人翁。唯有铭记历史,方能珍惜和平;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开创未来。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要使命。
(作者系全国青联常委、培侨中学教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