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与三位局长,包括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和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函在九月二十日出席记者会,逐一解说2025年《施政报告》内所属范畴的政策措施,并回应传媒提问。
2025年《施政报告》就进一步强化治理有两项重点项目,一是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责任制」),二是强化公务员评核机制。杨何蓓茵在记者会上指出,「责任制」的正面意义是通过要求部门首长承担责任,推动部门首长建立有效管理团队和运作系统,也强调高级公务员要辅助部门首长履行管理责任。换言之,部门首长要管理好部门,必须促进和加强部门各级员工主动领导和督导的意识,由部门首长开始一层一层地督导他们负责的工作,由此建立有效管理团队与运作系统,落实好部门里的层层管理。
当部门的工作出现问题时,「责任制」有固定的机制,查找不足、厘清责任谁属,并予以改善。「责任制」会按照问题大小轻重,分为两个级别处理。第一级调查机制处理属性质不严重,明显不涉及部门首长的问题,由部门首长进行调查。如部门出现严重问题,或涉及广泛或重复性的系统问题,或有迹象显示问题可能涉及部门首长的角色,有关局长可获司长同意后启动第二级独立调查机制,由公务员敍用委员会进行独立调查;司长亦可主动指示相关局长启动调查机制。
公务员敍用委员会是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机构,亦熟悉公务员的工作,政府有信心委员会会公平公正地做好调查及厘清责任谁属的工作。现时,委员会未获授权就「部门首长责任制」下第二级情况进行调查。公务员事务局会尽快草拟规例,以实行由委员会进行「责任制」下第二级调查,希望草拟规例工作能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
第二项重点项目是强化公务员评核机制。部门的效能,建基于广大公务员的表现,而建立更严谨的评核机制,既可鼓励优秀公务员精益求精、提振士气,亦可让管方针对性地协助工作能力不足的人员提升能力,和处理少数长期工作表现欠佳的人员。公务员事务局会在2026年内推出措施,更清晰地分辨员工的工作表现水平,从而进一步强化赏罚分明制度。
在记者会上,除了「责任制」外,有传媒关注在《施政报告》附篇中,有关鼓励公务员团体在公余时间举办的活动开放予亲友参与的措施。杨何蓓茵回应指,公务员团体过往筹办在本地和内地的国情研习及参观活动(例如到河源的东江水供港60周年考察活动等),开放予亲友参与的效果非常好,公务员事务局在未来会继续鼓励公务员团体在公余时间举办更多同类活动,这有助加深公务员及其亲朋认识国家,了解国情及中华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