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黄金交易所主席张德熙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香港黄金交易所将积极配合特区政府,打造香港成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预计明年二季度之前,特区政府将推出黄金交易的中央结算中心框架,并建议在北部都会区选址建设一个可容纳1,000吨黄金储备的仓库,助力香港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发展。黄金作为全球性避险资产和央行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际政经局势的影响举足轻重。香港建设国际黄金交易中心,有助增强国家在黄金定价的话语权,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香港应善用自身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加快建设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实现与国家双赢发展格局。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去年施政报告提出发掘新增长点,构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正是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新切入点。黄金是贵金属类别中的重要锚点,兼具商品、储备资产和投资产品的多重属性,在全球政经局势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黄金更是避险的投资工具之一。当前,随着地缘政治环境日趋复杂,环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前景不明,可以预期全球对黄金的需求仍相当庞大,这为香港发展黄金金融交易提供了巨大机遇。
此外,黄金作为储备货币属性资产,其定价权在金融市场具重要意义。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指出,“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更好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掌握黄金定价权,不仅与实体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更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进口国和消费国,但黄金国际定价主要受纽约和伦敦两个交易中心影响,形成“消费在东、定价在西”的固定格局。香港建设国际黄金交易中心,正是要下好发挥香港优势、贡献国家发展所需的一步大棋,助推黄金定价权“由西向东”转移。
香港亦是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持续拓展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对黄金需求活跃、商品贸易日益畅旺,香港发展黄金交易市场、建立大宗商品贸易,推出以离岸人民币结算的黄金商品,将黄金及商品的定价权从美元主导,变成人民币主导,必然能够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香港背靠内地这个全球最大的黄金进口国和消费国,又与世界市场接轨,建设国际黄金交易中心条件成熟。2023年港交所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今年年初,香港成功加入LME的全球仓库和交割网络,把内地和全球最活跃的金属交易市场更紧密连接,香港发展国际黄金交易中心更如虎添翼。
为打造国际黄金交易中心,特区政府率先扩建黄金仓库,目前香港机场的黄金仓库容量有150吨,正在扩建至250吨。但业内人士认为,规模仍然不够,未来希望建成千吨仓库。新仓库的选址应定在北部都会区,临近内地庞大需求,方便降低物流运输成本。黄金交易需要实金支撑,仓储容量愈大,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愈强,刺激与黄金相关的期货、借贷等交投愈活跃。
在增加仓储的基础上,香港可构建全方位、多币种的交易、清算、交割和监管体系,形成完整的黄金交易中心和相关产业链;积极探索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例如与深圳前海合作,设立“境内关外交割”的黄金交易市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发展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风险管理工具和衍生产品,增强国家在全球黄金市场的影响力,同时也能够丰富香港金融市场产品,为金融业开创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