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明:香港十年再出发 融入“一带一路”新格局-紫荆网

梁海明:香港十年再出发 融入“一带一路”新格局

日期:2025-09-12 来源:《香港文汇报》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 梁海明

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于10日至11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以“合作求变 共建未来”为主题,汇聚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逾90位主要官员及商界翘楚,在金融投资、创新科技、专业服务、基础建设及航运物流等领域深入探讨合作契机。这不仅彰显了香港作为区域合作枢纽的地位,更凸显了论坛在国际政商界中的影响力。自2016年首次举办论坛以来,香港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优势与国际化特质,由参与者转变为贡献者。未来香港更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强化“超级联系人”与“超级增值人”角色,拓展发展新空间,贡献国家,成就自身。

自2016年以来,论坛已成功举办九届,吸引来自超过120个国家及地区逾45,000名与会者,超过700位重量级演讲嘉宾分享真知灼见,660家参展商展示专业服务和投资项目。过去九届论坛共促成5,400场商务对接会议,支持逾2,000个项目,促成30多项跨国合作交易,涵盖基建、金融、科技、绿色发展等关键领域,充分体现出香港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平台优势与制度优势。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央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并为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提供了明确方向与政策支撑。这不仅肯定了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角色,也为本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指明了路径。

其一,金融服务平台功能日益凸显。作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及最大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香港是“一带一路”项目融资的理想平台。目前,香港多家银行已参与中资企业在东南亚和中东欧的基建融资,为跨境资金流动和风险管理提供专业支持。未来香港可进一步巩固在绿色金融、基建融资及债券发行(如绿债、熊猫债)领域的优势,助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有效应对地缘政治挑战

其二,专业服务助力高标准合作。香港拥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会计与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国际化专业人才,能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法律咨询、投资顾问等高质量服务。例如,深圳前海采用香港模式处理公共项目纠纷,显示香港专业服务的可借鉴性。随着共建国家对法治建设的需求上升,香港的制度经验可支持合作项目顺利落地。同时,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国际法律服务与调解中心的地位,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其三,“超级联系人”与“超级增值人”角色并重。香港作为中外文化交汇的国际都会,拥有多语言专业人才及商界网络,是促进中外企业合作的重要桥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香港可协助内地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策略建议及专业服务,应对地缘政治挑战,例如协助将生产基地迁至东南亚,实现产业升级与布局优化。成熟的法律、金融与物流体系,结合与外国领事机构、商界的联系,进一步巩固香港的枢纽地位。

其四,国际规则制定参与者。作为唯一采用普通法的中国城市,香港可在金融、贸易、仲裁等领域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协助共建国家和内地企业融入全球经济治理,提升中国的制度影响力。

注重“走出去”“引进来”发展

“一带一路”不仅是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更是香港经济多元化、产业转型与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未来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香港应更加注重“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协同发展,积极推动内地企业和香港企业共同“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同时促进全球资本、技术和人才“引进来”,为香港和内地经济注入新动能。

其一,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香港过去长期依赖金融与地产业,产业结构单一,而“一带一路”涵盖基建、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多元领域,为新兴产业提供发展契机。香港可促进国际资源“引进来”,同时支持创新科技企业“走出去”,例如香港科技园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孵化智慧城市和绿色建设项目,推动产业升级。

其二,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协同。香港作为大湾区内最国际化的城市,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责无旁贷。香港可与深圳、广州等城市联合参与“一带一路”数字化基建与绿色产业项目,如共同投资东南亚智慧城市计划,实现跨区域产业链整合与技术转移。同时,香港亦可加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联动发展,发挥两地在制度创新、国际贸易与航运物流方面的互补优势,推动形成面向东盟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新格局,构建更高层次的区域开放平台。

其三,拓展国际合作新机遇。香港的国际交往视野不应局限于欧美,应更加积极拓展至东盟、中亚、中东、俄罗斯、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这些地区不仅是潜力庞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创新人才与资源的重要来源,与香港互补性极强。

其四,提升国际文化与教育影响力。香港可通过“一带一路”奖学金、文化交流和电影节等形式加强与共建国家的联系,吸引优质国际人才与资源“引进来”,同时鼓励本地青年“走出去”,提升其国际视野,巩固香港的文化与教育枢纽地位。

(作者系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香港文汇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蓝皓源 校对:杨晨 监制:张晶晶
香港海关于机场侦破两宗毒品案件
逾16000名义工获委任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正式义工
紫荆绽放焕新篇 | 插上科创翅膀
李家超:施政报告日团队同戴三大桥主题领饰 象征香港联通世界与内地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