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是国民教育好材料-紫荆网

《南京照相馆》是国民教育好材料

日期:2025-08-22 来源:《香港文汇报》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张美雄 | 西贡区区议员

胡汶轩 | 中西区区议员

近日,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内地上映后迅速登上票房冠军,网上评分更高达9.7分,该片即将于下月初在香港上映。电影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一家照相馆为背景,讲述主角们为保存日军1937年在南京实施暴行的照片,展现出坚毅不屈的民族气节。许多内地观众表示,情节到动人处不禁热泪盈眶,深刻体会到今日国家的强大来之不易。笔者认为,这是一部极佳的国民教育教材,若配合抗战胜利纪念日举办实体活动,将有助激发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怀。

电影在内地上映后,网上随即掀起一股“寻根热”,不少人纷纷分享自己家族在抗战时期的故事,进一步深化对国家历史的认识与讨论。用电影讲述历史故事,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具感染力,能让国民教育变得立竿见影、更加生动、贴近生活。

内容动人激起共鸣

一位从事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朋友曾谈到教学中的两大困难:一是学生普遍兴趣不高,主因在于课堂形式难以带来亲身体验;其二,学生对抗战历程、民族苦难等宏大概念较难理解,加上课堂时间有限与形式较为单一,导致这些复杂议题不易讲透。

这次《南京照相馆》的上映,正好为年轻人提供了一次了解国家历史的宝贵机会,对提升学习动机和理解深度大有帮助。一方面,电影让学生得以对国家与人民曾经历的伤痛有所共鸣,体会到抗战期间人民的艰苦奋斗,从而加深观众自己的国家荣誉感与使命感,让国民教育不再“遥不可及”,变得真实且具感染力;而中华儿女在抗战中展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义,更提醒当代青年在面对挑战时应该砥砺前行。透过组织学生观影,并配合放映后交流、主题讨论等延伸活动,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历史更真实、更具温度的体会,进一步深化情感认同与理性思考。

未来本港的国民教育政策应“虚实并重”,结合电影等虚拟媒介与实体活动,全方位提升成效。例如,早前山东舰航母编队访港,让许多香港青年亲身感受到祖国国防力量的强大。《南京照相馆》与山东舰访港所引起的热潮,既能深化年轻一代对历史的理解,也能强化对民族成就的自豪与认同。

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可于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庆等重要历史时刻,多举办同类型推广活动。除了放映新制作的家国情怀电影,也可积极组织学生观看经典抗战纪录片或其他历史影片,帮助他们更全面、更立体地认识国家发展的艰辛与辉煌。同时,可参考山东舰访港时的成功模式,增加学生参与实体活动的机会,并结合创科教育,例如安排参观军事科技展览,让学生直观理解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卓越成就,从而激励年轻人在科研等领域立志贡献,报效国家。

鼓励青年自强不息

从《南京照相馆》所呈现国家曾经的苦难与积弱,到山东舰所代表当代中国海军的雄厚实力,我们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危难中奋起、在挑战中前行的艰巨历程。影片中,吉祥照相馆的平民百姓在南京大屠杀期间面临生死抉择,仍毅然守护历史真相;照相馆老板、邮差等人以生命掩护罪证的坚毅勇气,令人动容,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底色。

正如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论坛致辞中所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未来的指南针。我们纪念抗战胜利,不但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启迪今天、开创未来。”国民教育的核心,正是要将这样的精神血脉传承下去。愿年轻一代铭记历史、自强不息,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香港文汇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蓝皓源 校对:杨晨 监制:张晶晶
许正宇:内地与香港樽装水品质皆达标 不存在质素不同情况
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玉溪-万象)实现双向开行
香港芭蕾舞团《梁山伯与祝英台》美国首演
陈茂波:深化香港中东交流 开拓合作新机遇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