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雄: 借镜「十四五」民生智慧,共筑香港温暖家园

陈燕雄: 借镜「十四五」民生智慧,共筑香港温暖家园

日期:2025-08-18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文|陈燕雄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国家交出的民生答卷温暖人心。这份规划中民生指标占比逾1/3,创历次五年规划之最,彰显出「民生为大」的治理哲学与「群众所需即政策所指」的实践逻辑。香港作为国家的特别行政区,在改善民生方面始终不停步,特区政府近年来在基层医疗、房屋阶梯等方面持续发力,例如优化公屋轮候机制、推动港九新界设立地区康健中心,这些努力为改善民生奠定基础。国家的发展经验,或可为香港民生方面提供更多启发。​

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创新实践,为香港完善灵活就业群体保障提供了思路。京东、美团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或提供参保补贴的举措,背后是全国基本医保95%参保率、失业保险覆盖2.45亿人的制度支撑,这种「政策托底+市场协同」模式颇具借鉴意义。香港可在现有强积金制度基础上,探索「政府补贴+平台分担+个人自愿」的灵活参保机制,针对「炒散」工人、自由职业者等群体设计弹性缴费方案,让社会保障网更具包容性,这与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于扩大保障覆盖范围的方向相辅相成。​

国家「一老一小」服务的融合创新,为香港破解相关民生难题提供了灵感。在北京昌平「一老一小」融合中心,跨代互助的温暖场景,展现了资源整合的治理智慧。特区政府近年来持续增加安老院舍名额、推广幼儿中心服务,若能进一步探索「医养教」资源的社区整合——比如将长者日间护理中心与幼儿托管服务就近结合,通过空间共用降低运营成本,既能让长者在陪伴孩童中获得情感满足,又能为家庭减轻照护压力,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

民生政策的生命力在于精准落地。国家300多个地市建成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护理型安老床位占比达64.6%的成就,印证了「从问题出发」的施政逻辑。香港可借鉴这种精准思维,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持续优化:比如参考内地普惠托育模式,在新建公屋项目中配套廉价托儿所;结合长期护理保险的推广经验,完善安老服务资助机制。这些举措与特区政府「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一脉相承,能让政策红利更精准地惠及所需群体。​

国家「十四五」的民生实践揭示,发展与民生始终相辅相成。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特区政府的施政初心与国家民生发展理念高度契合。若能在现有基础上汲纳经验,结合自身优势创新实践,必将让民生福祉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

(作者系港澳江苏昆山联谊会会长)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推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网页
习近平接见西藏各族各界代表 王沪宁蔡奇参加接见
(有片+多图)九三阅兵在即 紫荆杂志记者带你探访阅兵村
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