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法庭的假发与黑袍,换上笔挺的警察制服——这是执业大律师绍轩的日常切换。白天,他在法庭为当事人辩护,言辞犀利;夜晚,他作为辅警,穿梭于北角街头,成为社区的守护者。这份独特的「双面」人生,源于一个重燃的警察梦。
「从小就是警察粉丝,爱看侦探推理小说,总幻想著自己化身探员伸张正义。」绍轩笑著回忆。虽然曾因体能未达标而暂时放下警队理想,但他发现法律工作与刑事调查密不可分,遂努力成为大律师。频繁与警务人员接触的经验,让他更深切体会警务工作的意义与挑战,也重新点燃心中那份向往。在好友鼓励下,他于二零二四年毅然投考辅警,并在今年五月毕业,获派驻北角分区。
身分的转换,带给绍轩前所未有的视角冲击。当他从盘问证人的「大状」,转换位置以警察身分站上证人席时,感受尤为深刻。「作为律师,我会严格审视控方证据是否充分、程序是否严谨,力求案件『无懈可击』。但当自己成为搜证、处理案件的第一线警察,才真切体会到要达到律师眼中『完美』的标准,过程是多么艰巨与复杂。」这种「换位」体验,不仅让他深刻理解执法人员的难处,更时刻鞭策自己在执勤时,必须以法律人的严谨审视每一个细节,力求避免程序瑕疵。
绍轩的法律专业,成为他辅警工作中的独特利器。公共关系部今年收到的一则获表扬的「好警察故事」,主角正是他。当时他处理一对老夫妇因楼上单位长期渗水未获解决的纠纷报案。绍轩没有停留于表面调解,他运用专业知识,清晰指引老夫妇向渗水投诉调查联合办事处求助,并建议他们申请具有法律效力的「妨扰事故通知」,透过法律途径解决多年困扰。「能将所学的法律知识,应用在最前线直接帮助市民,那种满足感难以言喻!」
然而,辅警经历也给这位熟知法理的大律师上了重要一课——「情」的重量。在处理一宗令人心碎的女童自杀案件时,负责为家属录口供的绍轩,深深感受到那份无助与悲痛。「在法庭上看到犯人定罪入狱、家属分离的场面,或许已有些职业麻木,但这次经历让我彻底明白,无论是大状还是警察,我们手中处理的从来不只是一份档案、一宗案件,而是一个个真实的人生,甚至是他人生命的转折点。」这份体悟,让他坚信「法理情」缺一不可:「在坚守法理的同时,必须怀抱同理心,真心实意地为市民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