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玲
本月初,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长和)拟向美国贝莱德财团出售旗下和记港口集团80%的资产,分布于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此事一出,顿时社会哗然,舆论持续升温,各界广泛关注,长和被推向风口浪尖。昨日又传出将暂缓原定4月2日前需要签订的协议。有评论指出,长和陷入了一种自己造成的两难境地,在当前的国际局势大背景下,无论选择退出交易还是继续推进交易,都无法全身而退。
外交部回应,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的正当权益的相关行为。而根据证券交易所文件,长和与贝莱德的谈判是排他性的,独家磋商为期145天。这几乎没有给其他潜在竞购者例如中国国企,留下参与谈判的空间。
可以看到“长和事件”牵涉到重大国家利益,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具有战略意义的话题,必须慎重且三思!众所周知,港口运营不是普通资产,是关键基础设施,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更牵涉到国家战略发展,大国博弈阵地,如果失去控制权,一带一路的推进也将严重受阻。特朗普上台后针对巴拿马运河的一系列霸权主义行径,更令人看清霸权本质,企业在此类涉及国家利益及地缘政治的问题中,需要展现该有的责任感和时代担当。
在全球化背景下,地缘政治因素对企业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企业的长期利益是一致的,国家利益的保障最终会为企业创造稳定的经营环境和长远的发展空间。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必须以国家利益优先,助力国家应对外部挑战,实现共同繁荣。尤其当涉及国家安全或战略利益时,企业的商业行为必须考虑整体大局,避免因短期利益损害长远的国家利益。而且,这次涉事企业的行动可能被视为“示范效应”,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被其他企业模仿,进而引发更大的连锁反应,背离国家,背弃大义。
在涉及国家战略资产的交易中,政府需要扮演监管者的角色。因为企业往往会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国家则需要考虑长期的战略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政府在处理重大经济事件时,都会确保不损害国家利益为先。例如美国的外资审查机制(CFIUS),美国政府对外国企业收购本国关键资产设有严格的审查机制,确保不损害国家安全。例如,2018 年博通(Broadcom)收购高通(Qualcomm)案,高通是美国领先的半导体和电信技术公司,在 5G 技术领域具有全球领先地位。而博通是一家以新加坡为总部的半导体公司。2018 年,博通提出以总价达到14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高通,这将是当时科技行业中最大的并购案之一。CFIUS 认为,如果博通成功收购高通,可能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担心博通可能削减高通的研发支出,从而削弱美国在 5G 技术竞争中的领先地位。最后,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行政命令,禁止博通收购高通。对美国来说只有“比不过就抢”的强盗逻辑,双重标准的霸权本质相信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长和事件中,涉事企业的社会责任何在?时代担当何在?作为大型跨国企业,应该在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尤其是面对敏感事件时,必须展现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责任担当。无论作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都必须且只能把国家利益摆在首位,这是唯一的选择!商业利益与国家发展孰轻孰重,长和事件该如何走向,涉事企业该如何取舍,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为香港岛妇女联会主席、香港中西区区议员、全面妇联港区特邀代表、港区湖北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