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叶刘淑仪
香港电影业陷入低潮,有资深电影界人士更表示香港的电影业很难起死回生。对于目前本地电影制作较少,我认为特区政府应推出政策,大力鼓励国内外的制作公司来港取景拍电影、电视剧、网剧等,这样不但能宣传香港,拍摄期间将创造一定的工作机会,一举多得。
我举一个著名例子,好莱坞巨片《蝙蝠侠:黑夜之神》有一个经典场景正是在香港取景,蝙蝠侠在国际金融中心一跃而下的那瞬间,向全球宣传香港的作用,胜过特区政府花费数千万在海外卖广告推广。
海外电影尤其是好莱坞这类大制作来港拍摄,未必整个剧组的每一员都一同跨越数千甚至上万公里来工作,其间则需要在香港招募电影从业员,如灯光师、化妆师、临时演员等台前幕后人员,将创造不少工作机会,纾缓从业员目前因开戏少而开工不足的情况。
据报,在新西兰取景的《魔戒》第一季影集,拍摄制作预算约为4.65 亿美元,当中新西兰政府已补贴逾1 亿美元,拍摄期间单计第一季已在当地直接或间接创造近2000 个工作机会。拍摄场地发展为旅游景点,持续为当地带来庞大的旅游收益。
事实上,世界有很多地方深谙此道,不但打开方便之门,支持国外电影公司到当地拍电影,更有资助计划,例如新西兰政府会向制作公司补贴最高25% 的制作成本,韩国提供最高25% 补贴,法国政府提供最高30% 退税补贴,实际资助金额视乎是否满足当地政府条件,如冰岛政府更提供最高35% 补贴,制作方要获得最高补贴额,需满足多项条件,例如在当地直接聘请指定人数的人员等。邻近如澳门亦已于2023 年推出了“‘澳门取景’影视拍摄资金补助计划”,资助外地拍摄团队在澳门拍摄的40% 支出,资助范围更涵盖音乐录像、综艺节目等。香港过去是东方好莱坞,如今也不能落后太多,必须急起直追。
(作者系行政会议召集人、立法会议员、新民党及汇贤智库主席,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