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报告》公布多项教育政策,包括自2026/27学年起,8间资助大学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将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政府亦将以试点形式放宽直资学校招收非本地学生。多间大学表示欢迎,直资学校议会亦指,部分学校初步已表示欢迎。此外,教育局会加强打击违规提供文凭试课程或“借壳办学”的“影子学校”,并于今年内制订《私立学校实务守则》及设立“私校名册”。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提出,由2026/27学年起,每间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加至50%;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亦会由100%增至120%。当局重申,本地生的1.5万个资助学额并不会受到影响。
消息人士透露,若八大院校用尽50%限额,非本地学生人数料将增至约3.7万人。香港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在2024/25第一年入学学士学位的非本地生比例已超过30%,虽然部分院校尚未达到原先40%的上限,但消息人士表示,为应对非本地生人数持续上升的趋势,并促进大专院校的国际化与多元化,政府仍决定将上限提高至50%,认为50%为“适合数字”。而50%为上限而非指标,各院校可根据自身师资、配套等,朝50%目标“循序渐进”。
随着非本地生人数增加,学生宿舍需求备受关注。政府于今年7月推出“城中学舍计划”,《施政报告》宣布,由即日起,除了商厦改装,在拆卸原有商厦后重建的全新学生宿舍亦能受惠于计划的利便措施,包括保留过剩地积比,当局也会预留全新商业或其他土地作兴建新宿舍,并邀请市场提交意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