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民智亮点纷呈 变革破局更有为-紫荆网

汇民智亮点纷呈 变革破局更有为

日期:2025-09-18 来源:文汇报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报告以“深化改革、心系民生、发挥优势、同创未来”为题,对香港全力拚经济、谋发展、惠民生,加快迈向由治及兴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作出规划部署。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局势,单靠市场的力量已不足以应对种种挑战,唯有从顶层设计和系统性深层次改革入手,主动出击破局,令政府更有为、市场更高效。报告将改革理念贯穿全篇,在北都区发展、强化治理、深化改革发展产业、发挥国际中心优势、惠民生等各方面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措施,必将引领全港各界积极识变应变求变,继续拚搏奋斗、自强不息,写好香港由治及兴新篇章。

本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积极推动政府与社会改革,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建立“以结果为目标”、重视绩效的施政文化。这3年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居全球第三;国际竞争力重返世界前三;香港5所高校进入世界排名前100位;香港在世界人才排名中跃升至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家庭收入中位数比3年前增长11%;公屋综合轮候时间从3年前的6.1年大幅缩短至5.1年……各项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反映特区政府的改革成效显著。

但是,当前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各地政府都在积极部署,透过政策引导、资源倾斜,全力发展具潜力的新产业新园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新加坡设立裕廊创新区,打造创新工业园区;日本将全国多区划为国家战略特区,推出倾斜高端产业的政策优惠;韩国陆续建设智慧工业园区,推出产业发展计划,指明要发展AI与半导体、生物科技和量子技术。香港以往奉行“大市场、小政府”理念,依赖市场自我调节,这种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如今变化迅速、挑战严峻的新局面新形势。特区政府必须扮演更积极的主导角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带领香港成功突围而出。这正是此次报告一以贯之推动改革的关键原因,实现以改革促发展、创未来的目标。

北部都会区约占香港三分之一的面积及未来主要人口增长区域,具备巨大的经济潜力。北部都会区作为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今年的报告中,北部都会区发展不仅独立成章,而且排到了报告第三章的位置。为加速北部都会区发展,报告宣布成立由行政长官亲自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简化行政流程,并提出以创新的专属立法方式加快推进北部都会区发展,大力推动产业革新,制订优惠政策包,吸引高增值产业和高潜力企业落户香港,显示本届特区政府不再被动等待市场行动,而是主动出击,制订清晰的发展策略,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增强香港竞争力,充分体现出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作为当家人和第一责任人的担当进取和破格思维。正如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记者会上表示,北部都会区是战略发展区域,对此心急如焚,要做到拆墙松绑,“在政策方面,不会再在时间或程序上输给其他地方,要尽力与其他地方竞争。”

报告提出,特区政府会结合市场力量,透过灵活批地、税务优惠、资金补助和人才培育等优化措施推动产业发展。这正是“高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的具体实践。

报告一方面强调巩固香港金融、法律等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包括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AI与数据科学等,以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提升经济效益。在市场格局和创新科技急剧转变的现实情况下,特区政府致力巩固优势、聚焦产业革新,让香港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是香港转变发展思维、顺应时代潮流、激活发展动能的应有之义。

报告提出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是落实公务员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香港公务员队伍高效专业、廉洁奉公,在国际上有良好口碑。强化部门首长的责任担当,有利于破瓶颈、补短板,持续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提升特区政府的治理效能,为民服务精益求精。

改善民生是施政的初心愿景,报告用最大篇幅阐明土地房屋、交通运输、医疗护理、社会福利、保障劳工、关爱共融等领域政策,着力提速提质增进民生福祉。李家超指出,“改善民生是我施政的最终目标,让市民有更好住房、打工仔有更多收入、长者有更好照顾、青年有更好发展。”在当前公共财政承受压力的情况下,特区政府推出精准措施改善民生,善用资源解决民生“堵点”“痛点”,展现了特区政府施政为民的情怀和负责。

综观整份施政报告,可以看到特区政府坚持改革、破除藩篱的决心和意志,凝聚最广泛社会合力,带领全港同心同行,砥砺奋进,将美好施政蓝图化为生动现实,充分释放推动香港前行的巨大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东方之珠继续绽放更加璀璨光芒。

来源:文汇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梅肯 校对:刘可熠 监制:张晶晶
桦加沙增强为台风 天文台料下周三最接近香港
卓永兴:AI效能提升组今年11月制订计划及时间表
中国科学家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勒福赞奖”
习近平就尼泊尔国庆向尼泊尔总统鲍德尔致贺电 李强向尼泊尔临时政府总理卡尔基致贺电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