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城大)致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境,就创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提供意见,平衡保育和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近年积极扩展东涌,在发展同时亦顾及生态保育需要。城大理学院副院长、化学系讲座教授(环境毒理及化学)兼海洋环境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梁美仪教授早前获发展局与土木工程拓展署邀请参与宣传推广,向公众介绍东涌岩石和红树林生态海岸线的设计特色和保育效果。
土木工程拓展署在东涌东扩展区建造全港首条全长 3.8 公里的生态海岸线,模仿天然潮间带的生态环境,融入海堤设计,提供一个适合海洋生物生长的环境,提升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数据显示该人造岩岸式生态海堤已吸引接近100种海洋生物栖息及活动,成效显著。

梁教授亦有参与设计这条生态海岸线,他表示岩岸式生态海岸线中的阶梯形设计可照顾岩岸上高、中、低潮间带的海洋生物需要,并设有不同大小和深度的潮汐池、石块和生态砖,令海洋生物有安居的居所。他亦指,在另一条红树林生态海岸线,更备有人工智能系统全天候观察生态状况。
自 2016 年起,梁教授与香港特区政府紧密合作,致力研发及推广生态海堤的创新科技及应用。在发展局及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支持下,梁教授于本港多个人造海堤(包括马料水、西贡、屯门、荃湾、湾仔、铜锣湾、南丫岛和鲤鱼门等)进行测试、应用及改良各种创新的生态工程组件。
早前,由梁教授带领的海洋环境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获国家科学技术部授牌,为香港15所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其中之一。实验室聚焦新污染物监测治理、海洋生态健康评估及修复技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育,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蓝色经济发展。
请按此重温宣传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