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 庄蕾)贵阳报道:7月26日上午,以“阳明心学:返本与开新”为主题的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在贵阳开幕。60多位海内外从事阳明心学研究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索阳明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传播路径。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在贵州中华文化学院设置主旨发言3场、在中国阳明文化园(修文龙冈书院)设置龙场论道分论坛2场,旨在深入开展挖掘整理、研究转化和传播推广阳明文化,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外文明交流空间。

开幕式上,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许正中表示,香港阳明学堂立足香港,背靠内地,面向海外,以加强贵港两地文化交流合作、面向海外传播阳明心学和阳明文化为重点,在探索中前进,在合作中发展,正在成为推动阳明心学走出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舞台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北京大学教授、宗教研究院荣誉院长楼宇烈在视频致辞中谈到,阳明心学诞生在明代中期,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国际上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期待通过论坛这个平台,进一步扩大阳明心学影响力。

论坛上,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阳明学堂顾问金耀基,武汉大学国学院原院长、国际中国哲学会原会长郭齐勇,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教育大学校长、阳明学堂顾问李子建,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杨国荣,日本东北大学名誉教授三浦秀一,国际儒联副理事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院长董平,国际儒联理事、韩国阳明学会会长、圆光大学教授朴成浩,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原院长、教育部哲学教指委副主任郝立新,国际儒联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安梧,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原校长韩震,国际儒联理事、韩国阳明学会会长、韩国忠南大学教授金世贞,日本北九州大学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邓红等25位专家学者分别就“阳明心学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王阳明到王龙溪——从《论语•为政》篇‘志学’篇的诠释看其师承关系”“阳明心学在现代心灵教育中应用可能性研究”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24位专家还在中国阳明文化园(龙冈书院)展开“龙场论道”。
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由贵州中华文化学院、香港中华教育文化交流基金会主办;贵州中华文化学院、联合出版(集团)阳明学堂(香港),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新发展理念与多党合作高端智库,中国阳明文化园(龙冈书院),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承办;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香港管理学院、贵阳龙场王阳明研究院、修文阳明文献研究中心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