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18日举办2024年“科学与中国”走进“科创大讲堂”启动仪式暨第二届“未来香江”国际科创教育论坛,邀请国际与内地的顶尖科创教育学者专家汇聚香江,共襄盛会。第二届“未来香江”国际科创教育论坛,以“智能未来—AI创新与科学教育”为题,为本港中小学教师作主题演讲与分享及专题论坛,探讨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及科学教育与STEAM教育的结合。

2024年施政报告提倡更新初中科学科课程并支持教师将AI融入教学,并成立“数码教育策略发展督导委员会”,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启动仪式上称,在教育局的持续支持措施和联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会加强在学习和STEAM教学中使用人工智能。她亦指出,自科技创新讲座成立以来,举办了100多场讲座,覆盖了20,000多名学生和参与者,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蔡若莲进一步指出,讲座涵盖多个范畴,包括人工智能、航太航空技术等,让学生能够了解国家在创新方面的不断努力和成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她亦鼓励学生抓住机会,向杰出的科学领袖学习,期望科学领袖对科学的激情能激励学生在科学道路上探索和创新,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今年亦是中国科学院成立75周年,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杨玉良院士表示,几代中国科学家风雨兼程,铺就了一条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他称组织“科学与中国走进香港科大讲堂”,能够让香港青少年深入的了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才能和奉献,并投身香港建设。
他介绍道,本届“科创大讲堂”邀请了14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中科院院士专家,在11月18至20日期间,亲临46间香港中小学,跟同学们分享与他们领域相关的科研发展和成就。他亦期望活动能够守正创新,不断的丰富科创教育的工作形式,精益求精科创教育内容,为香港科创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为了帮助中小学教师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本届“未来香江”国际科创教育论坛,以“智能未来—AI创新与科学教育”为题,帮助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了解最新的科技创新,启发教师对AI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的认识,并加强学校创新和技术教育的推广。

中国科学院袁亚湘院士在仪式上发表演讲,强调科学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他指出,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科学实验,可以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亦强调,教师培训与高质量教材在科学教育至关重要,并呼吁更多科学家参与科学教育事业。

Dr. David Santandreu Calonge 指出,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未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的潜力。他通过实例展示了AI在数学、写作、化学等学科的应用,强调了这些工具的重要性和广泛价值。
出席嘉宾包括,中联办教科部部长王伟明、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杨玉良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三级职员(正局级)周德进、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孙德刚、华润创业董事长陈鹰、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会长任咏华院士、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郝银星、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主席张泽松、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会长伍焕杰校长,以及香港资优教育学苑院长黄金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