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5日,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副局长刘震出席紫荆杂志社举办的创新科技与艺术发展高峰论坛。致辞如下:
杨勇社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很高兴可以出席由紫荆杂志社举办的创新科技与艺术发展高峰论坛,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和持份者交流创新科技与艺术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艺术与科技的紧密关系由来已久。科技的突破与应用,往往都会带来艺术的新领域,丰富创作呈现的方式。造纸术的出现为书画艺术发展提供了基础;光学技术的进步引入了摄影、电影等艺术新门类;数码科技的诞生,同样为艺术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艺术家从此可以透过虚拟与现实的交织、创作与欣赏的高度互动,丰富艺术表达的层次及观赏的体验,以致开拓全新的艺术领域。
为了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从而促进艺术发展,政府在不同的基金或计划,包括“艺术及体育发展基金”、“电影发展基金”、“创意智优计划”及“创新及科技基金”下共预留了一亿元,供有意推动艺术科技的人士申请,借此鼓励在合适的文艺项目上应用科技。政策自2020年推出至今,已有超过300个团体/从业员受惠。
为了进一步推动艺术科技的发展,政府在2022年财政预算案预留3,000万元推行“艺术科技资助先导计划”,鼓励主要演艺团体应用艺术科技,丰富它们的舞台创作。我们现正审批有关申请,预期获支持的艺术科技项目将于2024年陆续举行。此外,政府亦为“艺能发展资助计划”额外注资一千万元,鼓励计划下的中小型艺团进行更多艺术科技的探索。
在提升硬件配套方面,政府也投放了不少资源,包括优化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演艺场地的设备,让演艺团体可以在表演项目中更多应用科技,提升观众的体验。另外,即将分阶段开放的东九文化中心将设有一个名为创馆的艺术科技试验场,透过各项先进设备营造尤如亲历其境的沉浸式多重感官效果,令艺术家可以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在舞台表演中,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艺术家亦可利用网上直播系统,将现场表演实时呈现给更多表演场馆以外的观众,有助扩阔观众群,并增加艺术家与观众的即时互动。
随著东九文化中心的启用,政府会每年预留八千五百万元,开展有系统的培训计划,为本地艺术家提供孵化平台,支持他们完善创作概念,发展艺术科技实验计划。东九文化中心亦会积极推动社区参与艺术计划,带来多元化的艺术科技节目、装置艺术、展览、工作坊和互动教育活动,从而带动公众对艺术科技的兴趣和认识。
作为香港的文化新地标,西九文化区亦积极推动香港艺术科技发展。M+博物馆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一直将多媒体科技用于部分展览,为访客带来新体验。另外,西九文化区在2022/23年度亦推出了首个艺术科技节“艺创明天”,呈献超过500场结合科技及各种创新元素的现场表演和线上节目,为大众带来别开生面的表演艺术体验。其中在戏曲中心上演的粤剧《开心穿粤》便引入全港首个人工智能程式操作的机械人参与演出,充分展现创新科技与表演艺术融合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西九管理局也积极和其他机构合作,探讨如何将艺术科技应用到节目和表演上,包括在2021年与香港演艺学院合作建立为期四年的跨界实验平台“TechBox”。平台汇聚的媒体艺术家、剧场设计师、学院教师和学生从研究和实验的角度出发,思索科技与表演艺术的多样可能,力求创新。
艺术科技亦为创意产业带来更多机遇。获创意香港“创意智优计划”资助的“出版3.0–香港智能电子书库”便是一个体现科技与创意产业融合的例子。项目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和“文字翻译语音技术”将中文实体书转化为其他语言版本的电子书及“有声书”,帮助出版业向外推广他们的创作,拓展市场,及推动出版与文化交流。
此外,“创意智优计划”亦资助了结合创作、制作至元宇宙营销的多维度虚拟时装先导企划《FabriX》,让新晋本地设计师和设计单位与本地数码精英专业制作团队合作,共同创作和建立虚拟时装产品,并在国际级虚拟时装或NFT交易平台推出,促成跨界别的制作和跨平台的宣传和营销协作。企划更将在2023年9月举行的伦敦时装周和巴黎时装周期间,以互动展示方式展示虚拟时装,推广虚拟时尚。
今天的论坛汇聚了各个界别的代表,这些界别在推动艺术科技发展上均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希望与不同持份者保持交流,使艺术科技的发展日益成熟,继而提升香港在国际艺坛的地位,进一步巩固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地位。
在此,我祝愿今天的论坛圆满举行!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