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香莲
今年恰逢林则徐诞辰240周年、逝世175周年,这位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民族英雄,不仅以虎门销烟的壮举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坚韧气节,更在治水、边防、外交等多个领域留下不可磨灭的功绩。他的生命轨迹,与香港的近代命运紧密相连,尖沙咀的「惩膺炮台」、佐敦的「临冲炮台」等地名遗迹,无不诉说著那段与国家安危息息相关的历史篇章。
回望林则徐所处的时代,清朝的GDP曾占全球32.9%的惊人比例,却因工业文明的滞后和资源动员能力的薄弱,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这段历史深刻揭示了一个真理:国家安全,从来不是单一的军事防御所能保障,而是制度、科技、民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较量的结果。林则徐深谙此道,他正视中外差距,设立译馆编纂《四洲志》、翻译《各国律例》,以务实的态度去了解世界,这种「开眼看世界」的精神,至今仍值得世人学习。
不仅如此,林则徐更懂得「民心可用」的道理。他招募水勇、组织团练,运用游击战术顽强抗击英军,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爱国情怀。然而,清廷的腐败和缺乏抵抗意志,最终导致割地赔款的惨痛结果,香港也因此被卷入历史漩涡。
时光荏苒,当今世界早已天翻地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愈发清晰。对于香港而言,林则徐的精神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要传承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务实精神,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凭借「一国两制」赋予的独特优势,深度对接国家「十四五」、「十五五」规划,不断强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中心的地位。此外,也要警惕外部势力借「自由」、「民主」之名干涉内政,筑牢制度安全的防线,确保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习林则徐「民心为盾」的远见卓识。凝聚社会共识,让爱国爱港的精神成为香港发展的坚实底色。就像林则徐在新疆兴修水利、开垦荒地那样,我们要以实干的精神为香港谋求长远发展,为国家守护边疆。这种实干精神,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上,更体现在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缅怀林则徐,不仅是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更是从历史教训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国家兴则香港兴,国家强则香港强。国家安全是香港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唯有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才能让香港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行稳致远,编写更辉煌的篇章。
(作者为港澳江苏昆山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今日热搜
                今日热搜
               
                 本周热搜
                本周热搜
               
                 本月热搜
                本月热搜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