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太阳能电池能无缝整合于窗户、荧幕等物品的表面,正引领可再生能源的前沿发展。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一项创新评估参数,可用以量度不同光活性材料在ST-OPV中的应用潜力,筛选出最佳材料组合,推动研发高效ST-OPV,并为其用于智能窗户及可持续建筑奠定基础。

ST-OPV拥有选择性吸收阳光、生产成本低及环保等特性,在建筑光伏一体化领域中展现出巨大发展空间。
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能源转换技术讲座教授、钟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李刚联同研究员俞江升博士,利用他们建立的FoMLUE参数筛选了一系列经典光活性材料,通过分析材料的归一化吸光度,评估其平均可见光透射率、带隙和电流密度等关键参数。研究人员发现以FoMLUE值最优异的三元材料组合制成的ST-OPV,较同类型产品具备更佳的隔热性能及运行稳定性(图),光能利用效率更高达6.05%,刷新半透明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纪录。
此外,研究亦揭示了地理因素对ST-OPV性能表现的影响。夏季炎热、冬季温暖的地区最适合安装ST-OPV玻璃窗户,其在该些地区达到的年总节能量可高达1.43 GJm-2。
研究题为“半透明有机光伏电池实现具广泛地理适应性的可持永续智能窗户”,成果已发表刊载于《自然通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今日热搜
本周热搜
本月热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