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6日在“2025粤港澳大湾区高峰论坛”致辞,从创新科技、金融贸易、基建联通等三方面,介绍了香港拥抱变革,贡献构建一流湾区的努力。他表示,特区政府将全力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国家机遇和国际机遇的双重叠加优势,驱动大湾区发展。
租户正进驻第一期首三座大楼
李家超尤其强调香港在汇流创新要素、以科技发展突破界限方面的成就。他指,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下大湾区内重大合作平台之一,发展潜能跨越地域界限。河套香港园区第一期首三座大楼已落成,租户正陆续进驻,今年年底前园区将正式进入营运阶段。
他表示,政府已成立河套香港园区跨部门审批专班,加速园区建设。政府已推出园区第一期余下用地的选定地块,征求私人发展计划,将考虑因应市场需求,以“边建设、边进驻”模式,灵活为企业提供工作空间,让企业提早进驻、尽早发展、更早实现成果。政府会争取园区在今年内完成第二期发展规模、产业分布等规划,并完成园区总体布局。
金融贸易方面,他认为要深化金融联通,团结出海抓紧机遇。本港会配合优化机制,为内地私募市场引进更多境外资金,以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服务大湾区的资金融通。他提到,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币产品与服务。深圳市人民政府自2021年起,每年都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总额至今达260亿元人民币。广东省人民政府也于去年首次在香港发债,广东省政府很快将再在香港发行新一批债券。
基建联通方面,他说,政府刚刚宣布了“粤车南下”最快下个月实施,最近又成立了内地企业出海专班,今年6月推出了“跨境支付通”等措施,打通资金物流价值链,便利经贸活动和人员往来。
建多式联运模式助内地货物出口
同时,香港全力与大湾区各个城市和内地省市建立不同的多式联运模式,包括打造“铁海陆江”,即铁路、海路、陆路、江河的立体联运体系,便利内陆地区与海外的货物经港中转,发挥香港和内地港口航线互补共赢的优势,让内地货物走得更远。
李家超表示,将继续与大湾区各城市同心协力,开拓处处商机,共建更具竞争力、更宜居宜业的世界级的湾区城市。继续全力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国家机遇和国际机遇的双重叠加优势,驱动大湾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