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全球多地同步上映:《731》延档的历史深意与全球使命-紫荆网

“九一八”全球多地同步上映:《731》延档的历史深意与全球使命

日期:2025-09-16 来源:香港中通社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原订7月31日全球预映的抗战电影《731》,近日宣布改至9月18日起于全球多地同步上映。此调整不仅呼应“九一八”事变这一抗日战争起点,更以全球发行策略打破中国国产影片常规,揭露侵华日军731部队反人类罪行,挑战西方历史叙事垄断,凝聚国际反法西斯共识,对抗日本“历史修正主义”。其意义远超商业大片,承载历史正义与现实使命。

《731》聚焦二战期间日军“731部队”在中国东北的细菌实验,透过平民视角呈现上千名中国及国际遇难者被用作活体实验材料的惨剧。影片将于9月18日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同步上映,其后将登陆北美以至欧洲等地。

延档“九一八”:从数字巧合到历史象征

“原定7月31日上映仅与片名数字对应,未能深刻连结731部队罪行。”香港历史研究学者蔡思行16日对中通社指出,这日期仅是巧合,缺乏历史深度。改至9月18日,则对应1931年“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起点,东北沦陷后成为731部队实施细菌战和活体实验的罪恶温床。此调整强化历史记忆的象征意义,提醒观众这段长达十四年的抗战历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认为,此调整有两层解读:一为避开南京大屠杀主题的电影《南京照相馆》热度,延长话题影响;二为与“九三阅兵”呼应,放大宣传效果。更重要的是,“九一八”与731部队暴行发生地东北高度契合,增强震撼力。

王义桅对中通社表示,日本曾试图阻挠“九三阅兵”,暴露其拒不认罪态度,全球上映《731》有利于阐述正确二战史观,捍卫人类正义。731部队的反人类罪行数据曾移交美国,影响1951年《旧金山对日和约》片面处理战后问题,成为日本拒认罪的根源。

全球上映:打破西方垄断与凝聚共识

蔡思行比喻,1993年上映的《辛德勒的名单》,电影让全球关注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罪行,《731》则将揭示亚洲同等令人发指的罪恶。值得注意的是,纳粹集中营由苏联军队发现,731部队罪行则在1949年苏联主导的伯力审判中公开,这是人类史上首次对细菌战的审判,却长期被欧美史观忽视,中国和苏联在二战战败法西斯主义的贡献也被长期低估。因此,《731》全球上映,可填补这一空白。

《731》从一开始定位“全球上映”,与西方对中国抗战史缺乏认识甚至曲解,以及日本未反省历史密切相关。王义桅指出,日本长期将自身塑为二战“受害者”,强调原子弹爆炸之痛,却避谈其侵略罪行。美国作为“中途参战者”——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方参战,此前更透过《租借法案》牟利,其主导的史观边缘化中国十四年抗战及苏联的贡献。

蔡思行认为,在当下世界严重右倾和法西斯主义重燃的挑战下,此片能警醒全球爱好和平的大众,强调和平得来不易,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此,《731》的延档与全球多地同步上映,不仅是档期调整,更是历史正义的宣示。

来源:香港中通社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刘可熠 校对:梅肯 监制:张晶晶
李家超冀施政报告在立法会充分讨论并得到议员支持
【2025施政报告】香港建黄金清算系统 政府参与添信心
陈茂波:减息属利好消息
在香港遇见三星堆,这场VR特展带你沉浸式穿越古蜀秘境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