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澳门特区政府9月3日上午分别在澳门理工大学体育馆及澳门大学体育馆举行“观看直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特区政府部门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及青年学生代表约5,000人出席,澳门的高等院校及非高等教育学校亦有安排学生在校内观看纪念大会的直播,连同特区政府举办的观看直播活动,近6万人一同观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大会的直播,聆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讲话精神,随后观看阅兵仪式,感受新时代强军事业的磅礡力量,凝聚作为中华儿女的集体荣光。
同日下午,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在澳门教业中学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澳门青年论坛”,邀请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七三一问题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宫文婧、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所长林广志、澳门中日关系历史专家黄天担任主讲嘉宾,与青年、学生分享抗日战争的历史事迹,以加深与会者对抗战历史的全面认识,了解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意义,激励澳门青年传承民族精神、勇担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时代使命。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 烈士家属勉励澳青铭记历史
为表达对抗战英雄的崇敬,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澳门特区政府于8月25日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并由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向两位抗战烈士家属颁发由国家授予的纪念章。纪念章颁发仪式进一步展现澳门同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心,以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澳门同胞在新征程上不断向前。烈士家属寄语澳门年轻一代要传承革命精神,着眼未来,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强国建设出一分力。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中央政府驻澳门特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新聪,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显法,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副司令员戴劲松,立法会主席高开贤,终审法院院长宋敏莉,国务院港澳办五局副局长李丽,中央统战部三局副局长张爱婕等政府官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约350人出席纪念章颁发仪式。
岑浩辉:崇敬抗战英雄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仪式上,岑浩辉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致以崇高的敬仰与深切的缅怀,并向抗战老战士、在座的烈士家属,致以崇高的敬意。
岑浩辉致辞时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战争,先辈们为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在事关民族危亡的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并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坚持广泛动员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指引了抗战前进方向,实现了全体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救亡图存、捍卫和平的伟大壮举。
岑浩辉指出,抗战期间,澳门同胞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支援抗战。珠江纵队的抗战故事,叶挺将军、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等抗战先辈们在澳门留下的英雄足迹,以及澳门各界千家万户抗战救亡的画面,都展现了澳门与祖国“风雨同舟、血脉相连”的紧密关系,诠释伟大的抗战精神。
岑浩辉提到,今年特区政府专门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精心筹备系列活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引导澳门同胞真正理解、践行抗战精神,特别是深入挖掘澳门本地的抗战历史资源,赓续爱国、团结、奋斗传统,激发澳门同胞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励青年一代始终与祖国同频共振,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实现个人与国家的共同发展。
随后,岑浩辉分别向吴丰宇烈士的女儿吴清华及蔡俊烈士的儿媳梁凤文颁发纪念章,表彰先辈为国捐躯的英勇壮举,体现国家对烈士家属的崇高礼遇与深切关怀。



青年诵《黄河颂》缅先烈
学习历史奉献精神 珍惜和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九名澳门青年学生上台朗诵《黄河颂》,以深情激昂的演绎,共同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勉励中华儿女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朗诵成员于千桐接受本报访问时称,当得知朗诵《黄河颂》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作出贡献的先辈们,便怀抱着无比崇敬之情加紧练习,期望传递好对先烈们的缅怀,以及对伟大抗战精神的赞颂。他忆述,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时自己和其他市民一道,在电视前观看北京天安门阅兵仪式,今年则以“参与者”的身份置身纪念活动之中,身份的转变让他对抗战历史有更深刻的领悟,并直言站在台上面对烈属时的感觉仿佛“真切触摸到历史”,演出的心情也比过去任何一次来得更加激动。
朗诵成员史雅欣是一名高三学生,她对能在烈属面前表演感到荣幸,同时亦深感责任重大,因为是次演出承载着当代青年学生对历史的铭记、对抗战精神的传承。她提到,过去通过课堂学习、参访博物馆等方式了解到不少抗战历史,并为先烈在极端环境下的坚持而动容。她认为,青年应学习历史中的奉献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两烈属忆往昔
冀青年传承革命精神
为表达国家和澳门特区政府对抗战烈属的敬意和关心,澳门特区政府、国务院港澳办、澳门中央政府驻澳联络办早前共同到两位烈属吴清华及梁凤文的家中进行慰问。
烈士家属冀青年重视历史
吴丰宇烈士是广东海丰人,抗战时期参加东江纵队,在解放战争中负责物资护送工作。1948年,吴丰宇烈士在执行任务时壮烈牺牲,年仅30岁。
吴清华是吴丰宇烈士的女儿,因父亲英年早逝,对父亲的模样早已十分模糊。然而,年幼时为父亲点烟斗的相处点滴,至今仍深印她的脑海。虽然没有父亲的任何照片,但吴清华从其他长辈的口中所知,自己的大儿子与父亲极为相像,因此每次看到儿子便会想起父亲,心中便多了一份慰藉。作为烈士后人,吴清华一直保持每天看报纸的习惯,主动关心国家大事,也勉励年轻一辈要铭记历史、关心国家发展。
感激一家能被国家记挂
同为广东海丰人的蔡俊烈士于1923年投身农民运动,后任共青团东江特委书记,在极端危险中坚持斗争,1932年于广州英勇就义,年仅22岁。
梁凤文是蔡俊烈士的儿媳,她由婆婆王碧的口中得知,早在二十世纪初,蔡俊烈士夫妻已参加由共产党领导的农会组织、爱国组织或军事组织,并到全国各地参与爱国活动。而梁凤文的丈夫蔡思聪,即蔡俊烈士的儿子,亦曾担任原新华社澳门分社社会工作部长,参与到澳门回归等工作。回想起公公蔡俊以及当年众多牺牲的烈士,梁凤文虽感遗憾,但亦明白在民族存亡的危难关头,牺牲是在所难免的,她感激国家一直记挂牺牲的先辈们,希望年轻一代要传承革命精神,著眼未来,透过学习获取更多知识,为国家建设出一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