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香港历史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于8月27日至12月15日举办“万众一心 维护和平─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览”。展览全面阐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始末、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的中流砥柱角色、香港在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支援,以及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东方主战场的贡献和意义。展览免费入场。

展览共有183件抗战文物,其中82件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当中八件展品更属国家一级文物及约60件首次来港展出。展览并有由本地文博单位及收藏家商借的珍贵文物,辅以香港历史博物馆的馆藏,及历史照片和录像。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8月26日在开幕典礼上致辞时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积极推动一系列饶富意义的纪念活动。这个展览展出的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是抗战历史的见证,诉说著中华儿女的救国决心,承载著残酷战火的记忆,记录著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他诚挚邀请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年朋友前来参观,共同缅怀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辞时表示,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香港康文署、中银香港联合举办此次展览,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对和平未来的昭示。本次展览深刻诠释了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彰显了抗战精神对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深远影响。香港作为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阵地之一,特别是活跃在港九新界的抗日先锋港九大队,有力牵制了日军,支援全国抗战。在此衷心希望此次展览能够带领广大观众从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中汲取力量,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携手共同守护祖国统一。

中国银行(香港)副董事长兼总裁孙煜致辞时表示,中国银行十分荣幸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支持本次展览。该展览呈现了中国人民为民族复兴和人类正义而战的雄壮史诗,以及香港同胞共赴国难、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也展示了中国银行在稳定全国金融、筹措抗战资金、支持后方建设等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中国银行(香港)作为植根香港逾百年的主要商业银行,深知安全稳定是发展和民生的根基,未来将继续积极履行企业责任,进一步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全方位助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及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香港由治及兴贡献力量。

其他主礼嘉宾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秘书长王松苗、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香港赛马会董事龚杨恩慈、“宪法和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辖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组长、立法会议员李慧琼博士、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常任秘书长沈凤君、博物馆咨询委员会历史专责委员会主席莫家豪教授、以及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陈咏雯。
展览划分为日本侵华、全民族抗战、血脉相连、共御外侮、香港沦陷、得道多助,以及伟大胜利七个展区,全面展现14年艰苦抗战历史。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将于展览展出,包括北京大学南下示威团袖章;毛泽东著、伪装为《文史通义》的《论持久战》等。其他重点展品还包括画家彭友仁绘《难民行》水墨画和徐悲鸿举办抗战筹款画展时的水彩画《琵琶行》等。

展览亦重构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的卢沟桥和香港沦陷时期拘留营的场景,并以多媒体展示中国著名画家叶浅予笔下的《香港受难图》漫画,记录了日军侵占香港的暴行及香港人民所承受的苦难。另设有20多个包括录像在内的互动节目,以多媒体方式呈现抗战时期与香港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以及抗战胜利的历史原音讲话。

香港历史博物馆一楼大堂设有教育互动区,透过多媒体展示及互动装置,例如空间历史互动地图,让公众尤其学生正确地认识抗战历史。
香港历史博物馆亦将推出一系列免费配套活动,包括公众讲座、电影放映节目、工作坊、实地考察、外展活动、展览导赏,及与公共图书馆合办的延伸展览及活动。同时,馆方亦制作教育工作纸供学校下载,协助老师和学生以跨学科角度学习抗战历史。

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支持,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及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协办,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独家赞助,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香港地区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银行(香港)全力支持,主办方亦特别鸣谢香港地方志中心及紫荆文化(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展览和活动详情,请浏览香港历史博物馆网页[https://hk.history.museum/tc/web/mh/exhibition/80awarofresistan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