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晓辉
“跨境理财通2.0”自去年2月底推出以来,市场反应热烈,参与人数突破16万,较首阶段大增逾120%,足见大湾区居民对跨境财富管理的殷切需求。这项政策不仅促进了粤港澳三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更进一步巩固了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数据显示,南向通投资者的持仓市值已超过160亿元人民币,产品配置亦由早期以存款为主,逐步扩展至基金、债券等多元组合,反映投资者对香港金融市场的信心与日俱增。
香港金融市场的吸引力,离不开其持续创新的能力。自去年起,金管局与内地监管机构密切合作,陆续推出多项优化措施,包括提升额度、扩大产品种类、降低投资门槛、扩展参与机构范围,以及简化开户流程等。这些改革不仅提升了市场效率,也让投资者在产品选择上更具弹性。例如,近期推出的“一次性同意”及“三方线上会议”安排,便有效缩短了开户及产品推介流程,让投资者足不出户便能完成跨境理财配置,体现了香港在金融科技应用上的灵活性与前瞻性。
更值得留意的是,投资者对货币基金的偏爱,反映市场对稳健回报与流动性的双重需求。从金管局数据可见,南向通投资者的基金持仓占比已由去年初的1.4%,急升至今年6月的36%,而债券占比亦升至5%。这一趋势不仅显示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认知日益深化,也印证了香港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与风险管理上的专业能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长期以来具备完善的监管制度、成熟的市场基建,以及丰富的产品选择,这些优势正逐步转化为投资者的实际信心与行动。
此外,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亦是吸引资金流入的关键因素。面对全球市场波动,香港凭借联系汇率制度、审慎的监管框架,以及与内地市场的紧密连接,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安全的资产配置平台。这种稳中求进的特质,正是“理财通2.0”能够迅速扩展、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总括而言,“跨境理财通2.0”的成功,不仅是一项政策的胜利,更是香港金融市场持续创新与稳健发展的具体体现。展望未来,随着更多优化措施陆续出台,香港有望进一步发挥其“超级联系人”角色,连接内地与国际资本市场,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财富管理服务,亦为香港金融业注入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环保从业员总会主席,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