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昨日(7月29日)发出今年首个黑色暴雨警告,并持续近两小时。在2023年9月世纪黑雨中灾情严重的港岛东区,今次再经历暴雨考验,一度录得每小时雨量超过150毫米;其中当年发生山泥倾泻的耀兴道又出现巨型“瀑布”,而柴湾道回旋处、柴湾道长命斜和环翠邨停车场三大水浸黑点亦再次出现不同程度水浸。不过,由于政府近两年的排水改善工程及部门反应迅速,更首次在黑雨期间出动排水机械人“龙吸水”提升应急能力,令积水在一两小时内消退,务求在最短时间内回复交通及居民生活秩序,而土木工程处视察两年前修固的耀兴道上方山坡后,证实安然无恙。

特区政府保安局昨晨启动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应对大暴雨,迅速协调应变措施,渠务署辖下的紧急事故控制中心派遣超过120队紧急应变队伍,巡查全港约240个容易淤塞地点及清理淤塞的渠道情况,确认8宗水浸个案,分别位于柴湾道回旋处、浅水湾道近南湾回旋处、赤柱村道、大浪湾村、南丫岛横塱村、环翠停车场、柴湾道近慈幼学校及粉锦公路近香港高尔夫球会。渠务署随即派遣紧急应变队伍到现场处理。另外,民政事务总署紧急事故协调中心及紧急事故热线2572 8427也启动。
耀兴道现“大瀑布”无造成严重水浸
记者昨日巡查东区灾情黑点,其中于2023年9月世纪大暴雨中发生山泥倾泻的筲箕湾耀兴道,之后政府花数月时间集中修复山坡上的排水渠,把山坡上方引水道的溢流引导往下方,以减低山体受雨水的影响。在昨日黑色暴雨下,虽然耀兴道山坡出现“大瀑布”,但山体稳定,洪水排到马路上并无造成严重水浸,对交通影响亦不大。

筲箕湾两小时录152毫米雨量
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根据土力工程处雨量计记录,昨晨筲箕湾一带两小时平均雨量为152毫米,与该区的相应历史最高雨量只差约45毫米(2023年9月8日录得197.5毫米)。土力工程处工程师早上目测确定山坡上方没有山泥倾泻的即时危险,中午过后再用无人机收集山坡及附近的环境数据,初步结果显示,山坡上方及附近的天然山坡并没有明显异样。
两年前山洪肆虐的柴湾道回旋处,昨日同样出现类似当年洪流由连城道冲下的情况,但回旋处水浸面积并不大,水深至小腿。其间,有渠务署人员到场清理,水浸情况迅速得到改善。渠务署表示,因应2023年9月发生的特大暴雨,渠务署已检视柴湾道回旋处一水浸个案成因,并完成多项小型工程,包括在翡翠道加建一条约300米长、1.65米直径的新排水管道,并于翡翠道车路加建集水沟,以及于柴湾道回旋处花园建造临时地下雨水泵房及加建进水口,有效疏导并纾缓水浸情况。

柴湾“长命斜”积水渠署速泵走
港岛东立法会议员梁熙与民建联团队昨晨巡查各个水浸高危点,其中环翠邨停车场出现深及小腿的水浸,梁熙要求渠务署协助泵走积水,避免情况恶化,获渠务署迅速回应。署方今年引入的4部高性能排水机械人“龙吸水”,在应对昨日黑雨时发挥作用。应急队出动“龙吸水”协助泵走积水,停车场的积水于1小时内完成清理。在柴湾道近慈幼学校对开“长命斜”,山洪爆发致积水阻断交通,排水机械人“龙吸水”再发挥效率,很快抽走积水。

梁熙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虽然黑雨期间柴湾道回旋处及环翠邨停车场再出现水浸情况,但与过往比较有明显改善,反映政府各部门自2023年9月世纪大暴雨后,一系列改善工程及应变措施有成效。
他表示,自世纪大暴雨后,部门在柴湾道回旋处增加排水口及加大排水管道,令排水更畅顺,而渠务署吸水机械人继早前十号风球首次出动后,昨日首次在黑色暴雨中出动,效能非常显著。

梁熙大赞今次政府部门应变速度较以往有所提升,渠务署的应急团队迅速到场协助处理积水,务求在最短时间内回复交通及居民生活秩序,他感谢所有在风雨中坚守岗位的前线工友,全力守护社区安全。
哪时哪地遇暴雨科技难准确预测
受广阔低压槽带来不稳定天气,香港天文台昨晨发出今年首个黑色暴雨警告信号,生效近两小时。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蔡振荣表示,这次暴雨有两个特点,一是发展很迅速,上午8时至9时,雨势突然在香港南部迅速发展,二是雨势集中在香港的东南部,新界西北部雨量比较少。由早上7时至8时半及8时半至9时半的一小时雨量分布看,可见后段的一小时雨势比较大。由于大雨有一定随机性,并且发展迅速,在现今科技下,要提前很多去预测哪一时段及哪一地区受暴雨影响,仍然有一定限制。
香港天文台昨日上午8时05分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8时40分改发红色,9时10分再改发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多区录得超过70毫米雨量,其中港岛及西贡区更超过150毫米。至11时05分,天文台改发红雨警告,40分钟后改回黄色。
昨日下午,本港仍有骤雨,为多处地区带来约20毫米雨量,而大埔区及北区的雨量更超过70毫米。到下午2时15分,取消所有暴雨警告信号。天文台发出山泥倾泻特别提示,港岛东区及南区的雨量特别高,有机会引发山泥倾泻。市民应留意山泥倾泻风险,远离斜坡。
下午4时,热带风暴“竹节草”集结在温州以东约340公里,预料向西北移动,时速约15公里,横过东海,大致移向华东沿岸一带。天文台预测今日(30日)早上本港部分地区雨势较大,气温介乎27度至31度,吹和缓西至西南风,明日离岸风势间中清劲。随后两三日天气仍然不稳定,间中有骤雨及雷暴。
公院门诊速恢复下午预约未受影响
香港天文台昨日早上因应多区暴雨,发出今年首个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医院管理局辖下普通科门诊诊所、专科门诊诊所包括专职医疗等服务、老人科日间医院和精神科日间医院的服务一度暂停。记者昨日在黑雨警告取消后到玛丽医院了解,急症室运作大致畅顺,其他门诊服务亦恢复迅速,并在黑雨警告取消后两小时近乎完全恢复。多名市民于受访时指服务恢复及时,下午专科、门诊等预约未受影响。医管局预计未来数日求诊人数将有所增加,已增派人手及优化服务,确保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适切协助。

香港昨日一早下起倾盆大雨,天文台发出黑色暴雨警告,医管局宣布辖下所有普通科门诊诊所、专科门诊诊所、专职医疗及日间服务暂停,惟有关诊所会继续服务已抵达的病人,已经预约而未到达诊所的门诊病人须于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取消后另约诊症时间,急症室则维持正常服务。
市民:急症室人流较少
黑色暴雨警告在持续大约两小时后取消,相关服务亦在信号取消后两小时内陆续恢复。记者于下午1时,即黑雨警告解除后约两小时到玛丽医院,观察到急症室运作顺畅,并未因其他服务暂停而涌入大量病人,而等候时间约为两小时。普通科门诊、专科门诊、专职医疗及其他日间服务则于下午1时半许已全面恢复正常。
市民汤先生昨早因身体不适,在黑雨警告取消后前往玛丽医院急症室求诊。他指与平日相比,昨日急症室人流较少,预计等候约2.5小时便可见医生,赞扬玛丽医院运作高效、恢复迅速。陈小姐因为肚痛到急症室求医,虽然港岛水浸令交通上受阻,但她认为总体急症室问诊畅顺,大约等待两小时可问诊。
早前预约了昨日下午专科覆诊的林先生表示,庆幸黑雨警告及时解除,其预约未受影响。
医管局发言人表示,受恶劣天气影响,部分病人未能如期应诊,预计未来数日求诊人数将有所增加。为应对需求,医管局已采取措施,包括增派人手及优化服务,确保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适切协助。
对持有普通科门诊、专科门诊、专职医疗及其他日间服务覆诊预约的慢性病患者或专科门诊病人,若因暴雨未能应诊,可按覆诊纸上的指示重新安排预约。
电表房漏水致短路仁安大厦逾百户停电
继土瓜湾益丰大厦上周六(26日)因漏咸水致大停电后,位于观塘康宁道23号仁安大厦昨日上午疑受暴雨影响天花漏水,致电表房短路火警,结果导致半座大厦逾100户及9间地舖停电,由于抢修需时,估计要到今晚才能完成,居民生活大受影响。民政事务处及关爱队到场协助,上楼向有需要的居民派发支装水和食物。

现场仁安大厦楼高约15层,楼龄约50年,分前后座,受影响停电的是前座单位,升降机亦无法使用,居民上落楼要改用后座的升降机。因估计大厦最快要到今晚上才能恢复供电,观塘民政处派员联同关爱队到场协助居民,并开放附近临时庇护中心供有需要的居民暂住。
店舖被迫停业料损失万元生意
记者现场所见,有住户因停电及天气炎热,傍晚决定到临时庇护中心暂住,另有居民持观望态度。有居民指,未知晚上有何打算。
仁安大厦楼下的9间商户,大部分是食肆,亦被迫暂停营业,有食肆因停电令雪藏食物变坏,损失惨重。现场一间粥店姓刘女职员称,其店舖用电卷闸,因停电致无法拉闸,虽无法做生意,她仍要留守,全日估计损失逾万元生意额。
昨日上午8时46分,警方接获上址仁安大厦的保安员报案,指大厦的电表房有电箱疑短路冒烟,消防到场迅将烟雾扑灭,未见明火及无人受伤,但部分电箱烧毁,电线外露,大厦前座单位及店舖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