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告
登录
发布作品
我的主页
我的紫荆号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下载APP
繁
简
首页
时政
视频
专栏
评论
财经
创科
法治
文化
教育
健康
社会
任免
紫荆号
专题
紫荆
>
专栏
>
名家
>
黄锦辉
黄锦辉
0关注
+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前会长
他的文章
@ 黄锦辉:力拼第三代半导体 免产业被美操控
2021-02-01
0
0
文/黄锦辉候任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上周出席参议院商务委员会听证会时,表示要维护美国电讯网络,确保不受中国企业影响,但言词中她拒绝承诺将中国电讯公司华为列入美国贸易黑名单,可见白宫易主后,美国政府为了本国企业的利益,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封杀或有所松动。然而中国自主研发科技以避免被美国操控,仍不可松懈,而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更是关键。 去年9月15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勒令禁止台积电、英特尔、高通、联发科、美光等大型晶片生产商向华为出售先进晶片,企图截断华为通讯产品(包括手机)的生产链,重锤打击其全球生意。然而,拜登团队似乎意识到这算盘敲不响,理由很简单,晶片产业是美国高新科技的重要支柱,而近年中国是它们的最大市场。所谓唇亡齿寒,晶片禁售令必然会导致「揽炒」,至少在短期内会严重影响美国经济。所以,雷蒙多没有承诺继续制裁华为,是为了美国的宏观利益,从经济角度是明智之举。 虽然美国政府对华为不会完全断绝供应先进晶片,但笔者相信其仍会运用这「武器」,采取「时收时放」的供货策略,借此作为与中国在不同议题(包括政治和商贸)上讨价还价的筹码。无论如何,华为料可先松一口气,在短期内,其Mate 40及更先进型号的智能手机,将可以部分回复量产,重新上架。 长远而言,中国的资讯及通讯科技(ICT)产业不可能持续地被美国政府牵着鼻子走。中央政府也很了解这情况,洞悉到国家唯一出路是科技自主创新,正因如此,这目标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之一。在市面传统半导体「矽」集成电路(Silicon IC)生产方面,中国在晶片制造的光刻机、多晶片封装及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一直落后于美国,必须在未来五年急起直追。中国尤其缺乏光刻机技术,幸而全球主要制造商荷兰的ASML公司表明不会受制于美国,愿意与中国合作。至于其他两方面,虽然中国有进行相关研究,但技术进度还是较欧美逊色。不过,笔者认为以中国政府的决心,再加上科技企业界充裕的专材人手和物力,在「十四五」期间后来居上,是大有可能的。 笔者认为中美晶片科技战争的主战场并不在「矽」,而是在「十四五规划」瞄准发展的「第三代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的主要材料是「碳化矽」(SiC)、「氮化镓」(GaN),这与「第一代半导体」材料的「矽」(Si)、「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的砷化镓(GaAs)相比,面积比较小,效率比较高,而且散热速度比较快。这些特性使「第三代半导体」技术适合应用于5G设备、加速快充电器、新能源电动车等产品上。虽然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比中国早,但据悉在现阶段没有任何国家在「第三代半导体」的技术上占主导地位,这战埸仍然是百驹竞跑。若然中国能及早押注下去,努力加快研发步伐,便可望提升国家科技企业的竞争力。 以华为作例子,据statista.com预测,至二○二五年,全球5G市场的规模高达二百四十亿美元。正因如此,华为策略性地选择以5G为骨干的「物联网」、「智慧城市」、「智能生产」等大型工商业应用为其未来的目标市场,反而大家所熟悉规模较小的智能手机的客户端市场,只是其次。实际上,华为在5G技术研发经过多年努力,己经跑在世界前到,成就傲视同侪,据IPlytics Platform去年十月报告指,华为拥有近三千项5G专利,比其他公司为多。如果华为能进一步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技术,那么就能同时间拥有「第三代半导体」、5G技术知识产权以及5G市场等三大法宝,在资讯科技及通讯市场上便会如虎添翼,可在竞争力上超前。 届时中国便有足够筹码与美国在世界经济及政治舞台上正面交锋,一较高下。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 来源:星岛日报
@ 黄锦辉:善用八达通 促数码人币跨境
2021-01-29
0
0
文/黄锦辉 八达通公司拥有20多年「拍卡式」电子支付的经验,理当可以在跨境数码人民币支付服务派上用场。(资料图片) 内地第二批数码人民币试点城市,包括上海、海南、长沙、青岛、大连及西安等,已开始筹备活动。去年正值深圳经济特区开放40周年,该市成为首个大规模数码人民币的试点,深圳市政府以红包方式,向5万市民发放合共1,000万元,鼓励市民多以数码人民币消费。上海市于今年1月5日则以另类方式推行,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以「可视卡」形式,发行数码人民币钱包予医生,让他们在院内使用。 内地传媒为事件作大肆宣传,不过笔者认为,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以储值卡形式作无现金支付根本毫无新意,全国皆是,同仁医院的「可视卡」,与一般内地大学生使用的饭堂传统储值卡,在支付功能上大同小异。 沪医院储值卡 医生数码人币钱包 所以,似乎传媒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告知天下」,上海已成为数码人民币的第二批试点城市,而同仁医院应用是落实计划的第一炮。然而,以医生专用的储值卡消费作宣传的标题,未能够充分显现数码人民币对上海普罗消费者的好处。 事实上,上述同仁医院和大学饭堂所用的支付卡,都属于储值卡,两者均利用拍卡支付,并以银行转帐方式自动充值。两者的不同之处,是所储存的人民币形式,前者储存的是数码人民币(亦是这次宣传中本来的主角),后者则是实体人民币。从消费者角度而言,过程中钱不过手,所以用什么人民币,理论上他们无必要知道。 笔者认为,上海市政府选择以医院场景作头炮宣传,效果未必太好。首先是应用只局限于医院范围,而深圳红包发放则涉及全市;再者,受惠者局限于医生,不包括留医病人,而深圳的受惠用户是全城市民。 以医院作头炮宣传 效果似欠佳 由此看来,上海在推广数码人民币方面,与深圳相比较为逊色。 不过,从管理角度,上海市政府的安排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从小做起,新式支付卡在医院操作,容易监管,减轻风险。从医生用户开始,也是较容易掌握,医院可以数码人民币支付医生部分工资,鼓励他们多在院内消费,一举两得。然而,无论安排如何妥善,一般普罗大众对医院内部行政又怎会关心呢? 「可视卡」的特点,是它的可视化介面功能,在卡面上有个视框,用户可以从中阅览自己的户口纪录。其实这项技术并不创新,不少高级会所都采用它作为VIP会员卡,凸显贵宾会籍地位,据悉可视卡的售价是普通卡的10倍,难怪同仁医院只发给医生使用。 院方曾经说过,「脱离手机的支付模式主要是为便于运用智能终端困难的人群使用数码人民币」,笔者认为这一点尤其重要。利用手机支付服务的先决条件,是用户必须拥有一部智能电话,以及内地银行户口,两者必须绑定。然而,对于不是长居内地的人士而言,例如香港居民及外国游客,未必那么容易满足这些条件,从而构成「数码鸿沟」的社会问题。 支付卡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本港的八达通为例,游客可以很容易从便利店购买,避免他们在港消费时受阻。尽管如此,八达通卡的这个优点,在过去几年却没有人关注。 争取大湾区 作数码人币试点 笔者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向中央争取成为数码人民币试点,特别是推行跨境支付。大湾区可以仿效上海市,采用支持「数码共融」的支付卡做法,并且逐步落实计划,例如以落马洲河套区先行先试。港深两市政府可以采用八达通作为数码人民币钱包,八达通公司拥有20多年「拍卡式」电子支付的经验,其金融治理经验也非常丰富,八达通卡理当可以在跨境数码人民币支付服务,派上用场。 「一卡两地」存在的障碍,是「一国两币」的问题,为纾缓这问题,八达通与深圳通约10年前曾经合作,推出带有两个钱袋的「互通行」卡,可是市民的反应一般。笔者建议,两市政府可以让河套区成为独立小区,区内不设现金,以数码人民币为通用货币,并以八达通为硬钱包。为进一步配合安排,于河套区上班人士均以数码人民币发工资,以及只可以透过「八达通」卡消费。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前会长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 黄锦辉:白宫虽易主 中国自主科研不能松
2021-01-24
0
0
文/黄锦辉 拜登正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祝贺之余,亦提及上届特朗普美国政府「在中美关系当中埋了太多的雷,需要排除;烧了太多的桥,需要重建;毁了太多的路,需要修复」,笔者深表同意,特别在中美两国科技合作互利方面,更须如此。环球科技创新发展就是需要中美这条国际大桥,把全世界的科学家、企业家、用户等联系起来,为推进人类科学及文化作出贡献,美国新总统应以此为大前提,改变上任的错误,致力把这条破了的桥重新搭建起来。 以互联网科技为例,已故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焜教授,五十年前远赴英国读书和研究光纤科学,之后被美国企业界慧眼看中,将之发扬光大,发明了全球普及的互联网,改变人类生活,造福世界。若然当时这条连接各国的「科技大桥」被截断,恐怕今天超过四十九亿用户(占全球人口百分之六十三)的互联网便不会存在,大众随时随处轻松上网的生活常态便会大受影响。 过去四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及前国务卿蓬佩奥,大力推动不公平的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严重打压中国跨国科技企业,包括禁止美国及其盟国的企业向中方公司供给先进零部件、提供生产代工服务、购买和使用中方产品、提供推广及销售服务等,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受害的中资企业包括中兴、华为、微信、TikTok等,牵连甚广。然而,受影响并非只是中国一边,世界各地与这些跨国企业合作的大批公司,以及使用它们产品或服务的民众,也都不能幸免,深受其苦。 以5G通讯科技为例,中国通讯企业(如中兴、华为)于十多年前已开始进行5G研究,创造了不少5G知识产权,事实上今天中国拥有全球多达百分之三十以上的5G专利,傲视同侪。这些中国跨国通讯巨企于两、三年前已开始与各国政府洽商,计划在当地开发5G基建及提供通讯服务,无奈在特朗普及蓬佩奥等的横蛮干预之下,不少计划裹足不前,甚至胎死腹中,严重窒碍5G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享受智慧生活的美梦。特朗普及蓬佩奥的所作所为损人不利己,令全世界许多企业、科研者和民众望而生怨。 拜登就职演说中强调国家团结、加强与世界合作、反种族歧视、反政治极端主义。他上任第一天便签署多项行政命令,当中不少牵涉推翻特朗普的决议,包括停止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程序、重返《巴黎气候协定》等。这些举措除了其实际效能之外,亦能与联合国及其成员国重修旧好,有助美国短中期发展,正规地重回国际经济舞台,相信在科技合作方面也将如此。 笔者预料拜登政府会加快步伐与中国在科技上重新启动合作机制,包括在医疗科技方面,一齐对抗全球新冠疫情;在资讯及通讯科技方面,一齐促进全球数字经济转型;在基础研究方面,一齐加强全球深度科技合作等。再者,笔者估计拜登在上任初期,会向中国释出善意,放宽一些现有的限制,例如美国晶片禁售予华为、美客户禁用微信、TikTok被逼出售等打压行为等,将略为放松。 在环球商业社会中,中国与美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多年来彼此间是敌亦是友,两者的关系错综复杂,所谓「商场如战场」,所以拜登即使对中国有些松动,但能维持多久,仍是未知之数,随时有反复。不过,笔者相信中国政府绝对不会被动待变,会继续努力做好自主科研,尽早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未雨绸缪,提防美方再过桥抽板。国际形势变幻多变,上述策略方向是正确的。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 来源:星岛日报
@ 黄锦辉:尽快推蓝牙传送 扩大下载「出行」App
2021-01-18
0
0
文/黄锦辉 「安心出行」应用程式的目的是让市民记录曾到何处,如果该地方有人染疫,下载者可收到通知,知道自己有感染风险。现时参与计划的商户约六万多户,而用户下载的数目约四十余万次,然而,推行这措施未必能有效防疫,因为用户扫描商店二维码的行为是自愿性质,不少用户嫌麻烦往往过门而不扫。创科局正与大学合作研究,把二维码(即商店、交通工具的记录)以蓝牙推送至用户手机内 。这技术去年已于新加坡实施,证明对防疫有很大帮助,当局应加快推行,并全力将应用程式扩至全民下载,才可发挥功效。 外界直觉地以为商户可使用商店内既有的WiFi装备来推送电子地址予「安心出行」应用程式,但这在现实中难以奏效。首先,不是所有香港商户都拥有WiFi,因用电量颇大,而且使用店内电源,所以不提供WiFi服务的小商店(如食肆、零售店铺)比比皆是,而的士、小巴等交通工具之车厢内地方狭窄,也难以装置WiFi。 针对上述问题,创科局考虑采用以低功耗蓝牙(BLE) 为基础的iBeacon「微距定位技术」。「微距定位技术」硬件装置较细,普遍面积约一枚五元硬币,内里包含一片钮扣电池。装置在操作中会不断广播带有识别码的低功耗蓝牙信息,有效接收距离可由一米之内至十米之外。商店或的士、小巴等,在适当地方(如门口)放置「微距定位技术」装备,客户进入时便不用如以前一样先扫二维码,商店的电子地址记录透过加强版「安心出行」应用程式, 便可以自动传送到用户的手机内,不留任何痕迹。 二维码是被动通讯技术,而「微距定位技术」是主动的,有市民担心个人私隐会被外泄,质疑技术的可靠性,因而抗拒使用。其实大家不用忧虑,「微距定位技术」的任务是把二维码送到用户手机内,毋须用户为「打卡」而操心。 使用「微距定位技术」时,耗电是商户与用户会考虑的问题。商户方面,贴在商店门口的「微距定位技术」装置所用的电池须定期更换,可能要做点工夫,但不耗用店内电力。用户方面,因他必须开启手机上的蓝牙功能,才能接收到商店「微距定位技术」装置所发送的信息,故他要在进入商店前启动加强版「安心出行」,程式便会启动手机上的蓝牙。不过,用户即使把加强版「安心出行」长期开着,以今天手机的技术,在正常运作下,即使长期开启,耗电量也很低,用户在这方面不用太担心。 另外一个问题是信息干扰。「安心出行」应用程式可能会同时间接收到多个商户地址码,需要用户自行挑选。若然商店与商店之间的「微距定位技术」装置能保持一定距离的话,信息干扰便可以避免。因此,政府在推行新措施时,要给商户提供清晰的指引。 关于市民对使用此应用程式会否泄露私隐的忧虑,笔者已在前文详细释疑,主要是该程式只集中于接收而并不会发信息,用户私人资料不离机,而用户与卫生防护中心有一条「私家」信息上载通路,其他部门并没有参与。基于此,用户的私隐可得到保护,而将来如落实以蓝牙传送信息,私隐保障都是一样。 总言之,「安心出行」应用程式推动集体全民抗疫,用户参与除了可以提升社会公共卫生、有助香港整体抗疫之外,自己亦可以尽早了解有否潜在感染危险,在这一举两得下,市民应接受用蓝牙于程式内记录所到之处。再者,新加坡利用独立追纵器来记录市民出行地点(即 Contact Tracing) ,操作也是采用蓝牙技术,系统已实行了多月,因使用方便,用者已有数百万人,效果令人满意,发挥了防疫效果,亦未见私隐泄漏问题,所以香港市民可以放心。 因此,政府应加快落实强制下载「安心出行」应用程式,以及尽早推出用蓝牙传送的功能,向彻底追踪疫情的目标迈进。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 来源:星岛日报
@ 黄锦辉:「后新冠」新常态 科技发展以人为本
2021-01-14
0
0
文/黄锦辉 人工智能是国际媒体公认2021年资讯科技发展之重点(中通社资料图片) 过去一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及人类生活摸式,各地民众自愿或被限制多逗留在家中,减少社交接触已成为全球社会的「新常态」(New Normal),在家工作、视频会议等活动,对大众而言已经习以为常。疫情至今未有受控的迹象,而且有专家认为,人类未来要适应与新冠肺炎和其他新变种传染病毒共存,所以由疫情衍生的「新常态」将会持续。多间国际科技经济顾问公司预测,2021年全球创新及科技发展将会聚焦于提升普罗大众及各行企业,在「后新冠」生活与作业的舒适度及便捷度。 在2021年,企业将会持续鼓励员工尽量在家工作,遥距作业,一方面可以减低员工受感染及病毒传播的风险,另一方面亦可以减轻营运成本,因此企业大有理由推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在家工作的关键「使能技术」(Supporting Technology),上班一族虽然在家中工作,但依然要时刻对市场动态、客户需求了如指掌,所以不少专家都认为,人工智能科技于2021年将会更加大行其道,深入民生。与此同时,这趋势将会为业界创造无限商机,据网上数据统计公司Statista.com估计,全球人工智能市场于2025年将会高达1,260亿美元。 应用行为分析 了解员工顾客交流 专家预测,人工智能将会更多应用于「行为分析」(Behavioral Analysis)。企业会充分利用此技术,了解不同持份者的日常行为,包括其线上线下的一举一动。例如,在家工作的员工与顾客交流,多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云端会议上进行,此类工具一般会保留所有对话纪录,未来企业将对这些纪录进行分析,以监督企业和员工遵守相应规章制度、深入了解客户上网行为及其需求等;再进一步,有关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精准地计划未来商业战略。 又例如,商业车辆营运商可以利用车上的遥感器,实时监察驾驶者的驾驶行为,包括紧急煞停、急转弯、开快车等,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所有司机的表现,确保团队驾驶的安全性。美国资讯科技研究和顾问公司高德纳(Gartner)称这类分析技术为「行为联网」(Internet of Behavior,IoB),并预测行为联网将会是2021年科技新趋势之首。 利用机器人 减低病毒传播风险 机器人(Robotics)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范畴,美国商业杂志Forbes预测,机器人于2021年将会广泛被应用。例如在疫情期间,机器人在护理和辅助生活领域中兴起,这些「医护机器人」将会变得愈来愈重要,尤其是面对最容易受到感染的社会成员(例如老年人)时。在这情况下,「医护机器人」可以提供新的沟通渠道,老年人可借此获得全天候无间断的家庭助理,以及简单的陪伴服务。 另外,因为在家工作的原因,办公室将会经常空无一人,但定期的办公室维护和保养工作在所难免,因此企业将会更广泛利用机器人,提供清洁及保安等服务;无人机(Drones)将用于提供重要药物到遥远山区的居民,配备电脑视觉功能,亦将会用于监视公共区域的人流,以识别病毒传播风险增加的地方。 这些应用场景在香港并不常见,但在国内外却需求甚殷。 资讯科技网媒Analytics Insight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应用于「后新冠」经济中不断扩展,人工智能道德伦理(AI Ethics)的需求亦相应增长,成为2021年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医疗及教学是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范畴,然而不少现有的系统,均不能为自己所作的决定或建议提供合理解释,难免使用户质疑系统的效能。因此,未来人工智能科技发展除针对功能增值外,亦会偏重道德伦理维护的技术。 可解释人工智能 维护科技伦理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是制造人工智能系统的关键技术。它利用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算法,对输入数据进行表征分析(Feature Analysis)及学习,从而构建出一个对应的信息处理模型。「神经网络」是一套端对端(End to End)的学习运算方法,过程中网络对输入数据进行自动学习,找出最佳的结果作为输出。经过多年研发,神经网络的准确性非常高,例如应用于图像识别的表现已超越人类。尽管如此,它的自动学习算法以「黑箱式」作业,并不透明,形成神经网络以至人工智能在工商业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因此,踏入2021年,「可解释人工智能」(Explainable AI,XAI)技术将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总结而论,人工智能是国际媒体公认2021年资讯科技发展之重点,其他热门科技包括5G通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云端运算(Cloud Computing)、伸延实境(Extended Reality)、量子运算(Quantum Computing)等。宏观分析,在「后新冠」的「新常态」下,正如高德纳专家指出,科技发展趋势将会环绕以人为本(People Centric)、不限位置(Location Independence)及弹性输送(Resilience Delivery)3大主轴。本文主要针对人工智能科技,概述不同国际媒体对该科技未来发展的预测。人工智能是香港创新及科技发展4大范畴之一,因此笔者认为,本文所述的发展领域颇值得本地官、产、学、研各界认真参考。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前会长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 黄锦辉:全面开拓AI 应对全球新常态
2021-01-13
0
0
文/黄锦辉 踏入2021年,不少国际科技顾问公司纷纷对新一年科技发展作出预测。不约而同地,它们都认为「人工智能」(AI)将会持续影响全世界,是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首选。「人工智能」(AI)于2021年将会更加普及化。大规模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先进的「算法」、「算力」和「数据」去处理不同大少的案例。 「算法」:在算法方面,「已训练」(pre-training)深度学习技术将会是研发人员的焦点。深度学习是近年最有效的机器学习算法,但由于人工智能所面对的应用问题愈来愈庞大及所涉及的范围愈来愈广,以传统的方法进行深度学习效果不彰。因此,科学家建议采用已培训好的模型作为起点,在这基础上加入与当刻应用场景相关的数据再进一步培训。近期,美国「开放人工智能」(OpenAI)公司研发的GPT3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中大受欢迎。GPT3是一个利用1750亿个函数的超大型神经网络所制造的通用语言模型,利用它人工智能工程师可以开发不同的应用系统,例如聊天、作诗、问答等机器人。以前每当要开发同类型系统,工程师都要从零开始,花费大量资源,而效果也不太好,而善用GPT3便可以扭转乾坤。笔者预测这趋势会持续,GPT3算法将会炙手可热,产出更多有创意的人工智能应用。 云计算中心将使用量子电脑 「算力」:要满足大型人工智能所需要的超强算力要求,计算机科学家近年埋头苦干地研究「量子计算」(Quantum Computing)技术。笔者预测未来「云计算」中心都会使用量子电脑。简单而言,量子电脑将复杂任务分解成许多简单任务,然后每个任务以高速处理。相比之下,传统电子计算机存在限制,因为任务必须按顺序出现。正因如此,如果面对太复杂或者数据量太大的任务的话,想找到解决方案就会耗费很长时间。许多时候问题太庞大,从数学层面看,即使是最强大的超级电脑也没有办法突破序列任务设定的障碍,但量子计算机可以。「量子计算」是通过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等次原子粒子的特性来实现对数据的编码和操纵。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内,「量子计算」只存在于理论上,但近期的研究已经开始出现曙光。专家估计在未来的5至15年,一款有实用意义的量子电脑将会面世。事实上,「量子计算」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争之地。中国也不例外,「量子计算」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科技自主发展领域。 「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建基于大数据分析,因此数据收集对人工智能的效能尤其关键。数据来源五花八门,并非从电脑中读取资料那么简单,例如在智慧城市应用中包括气候变化、交通状况、空气质素等实时讯息。「物联网」将会在未来城市满布,把不同装备有遥感器的物体连接起来,使它们能可以各自收集数据之余,也可以彼此之间互联互通。城市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对市内设施的运作进行优化。近年「物联网」发展方向之一是加强遥感器的计算能力,使它能在采集数据之余亦在本地进行数据分析。这做法变相把传统「物联网」智慧化,构成一个分布式的计算网络,推行「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 简单而言,「边缘计算」把原本由「云计算」中心处理的大型服务分解,切割成更小和更容易管理的部分,分散到边缘的智能遥感器去处理。如此这般,边缘的遥感器更接近于用户终端装置,可以加快数据的处理及传送速度,并减少延迟,加快把实时的简单任务解决。再者,遥感器可以充当前处理器(Pre-processor)把本地的数据过滤或包装之后,传送给云端或其他遥感器进行协同运算。另外一个好处是私隐保障,私人或机密数据可以留存在边缘的遥感器内,毋须受到于云端可产生的数据外泄之风险。 换个角度从应用看,过去一年「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肆虐,世界各地社会出现「新常态」,「在家工作」、「视像会议」、「网络讨论会」(Webinar)、「网上购物」等活动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医疗及公共卫生专家估计疫情将难以受控,人们仍要与病毒共存一段长时间,所以难免要持续适应疫下的生活新常态。 四大科研趋势渐成形 未来,当工厂员工从疫情大流行期间关闭后重返回工作场所时,他们将会明显地注意到工作环境及模式之区别。例如,工厂内满布传感器用来确定员工是否定期洗手、闭路电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来监察员工是否有遵守常戴口罩的规律、透过扬声器来警告违反协议的员工。再者,公司收集这些行为大数据以作分析,从中了解各员工及其团队的工作表现,并在有需要的时候进行人事调配,优化工作流程。 科技如何使普罗大众在「新常态」下舒适地生活,成为多间国际科技顾问公司认定的2021年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总括而言,笔者预测「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量子计算」及「边缘计算」将会是未来科研的大趋势。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前会长来源:信报
@ 黄锦辉:出行App不泄私隐 全民下载有利抗疫
2021-01-10
0
0
文/黄锦辉 政府为加强防疫,于去年底推出「安心出行」应用程式,让市民下载。用户可凭此记录自己到过的地方,从而可尽早得悉自己是否曾经去过确诊者同时出现的地方,尽快求诊。然而,由于是自愿下载性质,这个应用程式的下载量甚低,至去年底仅有四十余万人次,原因是不少市民对运作依然存有种种疑团,误以为在使用过程中,其私隐及行踪会被泄露。事实上,这全是误解,只要看清楚这个应用程式的运作细节,当知个人私隐不会被取走。既然如此,为达到抗疫之效,政府应考虑推动全民下载。 疑惑一:用户每到一个已登记的地方(例如餐厅),可扫描它的二维码(QR code),记录自己的行踪和时间,将之存在手机内。有市民担心其行踪会被记录在某地方,或上传到政府的数据库内,令个人私隐外泄。 其实,用户扫一扫二维码,相关地点的资料便会记录在手机内,但不会被外传。二维码是被动(passive)的技术,没有记录功能,简单而言,它只能提供该处的电子地址而已。再者,该应用程式只能唯读(Read Only),并没有书写(Write)功能,所以程式不可能会上载任何讯息。 疑惑二:用户若曾前往某确诊者同时到过的地方,该程式便会自动通知他,提醒他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但有人认为,政府必然早已知道自己的个人资料,不然,它又怎能与自己联络呢? 政府确会定时把确诊者曾到过的地方的名单,以广播方式传给所有「安心出行」程式用户。每个收到名单的应用程式,便会把手机内存的用户行踪名单,与接收到的名单互相匹配。如果找到相同的地点的话,程式便会发讯息通知用户,提醒他是紧密接触者,有可能受感染,必须尽快接受检测及隔离。整个过程是单向进行的,应用程式在运作中并没有输出任何讯息,政府是以广播式传送,不须采用用户个人资料。事实上,用户下载该程式时,政府并无要求他提供个人资料,又怎可能点对点地与个别用户直接联络呢? 疑感三:确诊或初步确诊的用户,可以使用该应用程式向卫生防护中心报告,上传行踪记录。有用户担心,这做法间接会暴露自己的私隐。 事实上,用户是直接把资料送给卫生防护中心,其他部门全不知情。而且过程会有双重保密:一、用户要使用一个一次性的个人识别码,才能起动服务,传送讯息;二、个人资料经过加密后才上传,做法非常安全,可保障不会被其他人取用。 概括而言,在上述首两个操作中,该应用程式只接收而并不发出讯息,用户私人资料不离机;在第三个操作中,该应用程式充当中介人角色,连接用户和卫生防护中心,及提供一条私人讯息上载通道,其他政府部门并没有参与。由此可见,政府针对「安心出行」应用程式的私隐保护做足功夫,市民不用太忧虑,可以放心下载使用。 一些市民的心理是,既然其他人不参与,自己参与亦没有太大帮助,所以对下载不积极。为了改变这情况,提高下载率,以发挥抗疫功效,政府不排除要市民强制下载使用。笔者也认为政府应对此积极考虑,因为该应用程式并非只是为维持公共卫生,参与者透过疑似确诊通知功能,可以尽早知道自己是否有可能感染,尽快求诊,进一步检测,这既为自己,也为香港整体的安全,市民又何乐而不为呢。 全民下载只是第一步,如何令用户每次到访一个地方都「打卡」也很关键。就此,政府正研究加强记录方式,包括连接「蓝牙」和感应器,市民便毋须扫瞄二维码都可以登记出行记录。这方法比自行扫二维码有效,应尽快实行。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前会长来源:星岛日报
@ 黄锦辉:百物互联 大数据IoT构建智慧城市
2021-01-07
0
0
文/黄锦辉 透过物联网,物体可以互联互动,透过协同效应提升城市的整体策划及运作效率。(中新社资料图片) 根据《维基百科》定义,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指利用各种资讯科技或创新意念,整合城市的组成系统和服务,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的生活质素。 不同国家对建设智慧城市怀着不同的出发点。有美国研究报道指出,在2045年全世界65%至70%人口将会在城市居住;亦有专家预测,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全球超过1,000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将会从2016年的28个,增加至2030年的41个,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趋势在所难免。中央政府于2017年4月1日在河北省成立雄安新区,定位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目的是为了纾缓北京人口过于拥挤而产生的诸多「大城市病」,例如交通挤迫、空气污染等问题;同样地,韩国政府于10多年前开始在距离首尔40公里兴建「松岛」,目的亦是为了疏解首尔及其他大城市日益澎涨的人囗问题。 不论是智慧化现有的大都市,或是兴建新的智慧城市,两者面对的都是城市基础建设因人口增加而构成的问题,交通、食物、水源、能源、环境,卫生、安全等与市民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公共系统,都会承受极大负荷。所以,未来的智慧城市将充分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ICT),通过大数据及自动化,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应用范围广泛,主要涵盖「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环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及「智慧经济」(详见《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0》)。 物联网协同效应 提升城市效率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智慧城市的「使能技术」(Enabling Technology)。简单而言,它是一个由不同物体组成的信息网络,而每一件物体都装设有自己的小型电脑(称「遥感器」),并具备独立的编号。透过物联网,这些物体除了可以由中央控制,也可以互联互动,透过协同效应提升城市的整体策划及运作效率。根据信息科技研究公司高德纳(Gartner)估计,全球互联的物体(遥感器)于2025年将多达750亿件,以当年之预测世界人口82亿人作基数,每个人周围将平均环绕着约9个遥感器,使人与物的踪迹在物联网下无所遁形。随着智慧城市的兴起,物联网充满商机,网上统计平台statista.com推测,在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将会高达1.6兆美元。 智慧城市内遥感器设备甚多,包括了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家用电器、医疗设备、工业探测器、监控摄像头、汽车等,它们所收集的数据,给市民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一场新的信息革命。官、产、学、研各界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加深了解普罗大众的生活模式,进行分析及优化,以制定新政策及提供新的贴身服务。与此同时,物联网设备可以把目前许多需要人力的工作(例如监视、管理、维修等)自动化。 针无两头利 恐增私隐忧虑 不过「针无两头利」,虽然物联网提高经济效率、公共安全及个人生活,但同时也会加重社会对于网络安全和个人私隐的担忧。恐怖分子、犯罪集团及敌对势力可以利用物联网作为新的攻击手段,例如黑客可利用物联网控制车辆导致意外、智能电厂遭黑客入侵可导致全区停电等;再者,物联网中所包含的大量数据,也会成为政府实施针对人民监控的诱惑,从而进一步引发私隐和安全之间的对抗,香港「智慧灯柱」计划所引发的争论便是一个好例子。 物联网收集大量数据后,政府会利用大数据(Big Data)技术进行分析,从中洞悉社会状况,因此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另一「使能科技」。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国际数据资讯(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预测,全球总数据量高达175 ZB(皆位元组,即10²¹元组),这庞大的数据量将会创造无限商机,而智慧城市是其中的重要市场。据statista.com预测,全球大数据市场总值于2025年将会达至900亿美元。 城市数据中隐藏了各种关于消费习惯、公共健康、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其他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信息。这些数据对城市优化可大派用场,例如在「智慧出行」中,利用车辆实时流量信息,分析并制定疏导交通的方案;在「智慧医疗」中,利用闭路电视信息,分析在医院出入人士有否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离等。 大数据分析 寻优化城市最佳方案 未来,政府处理超大量动态数据的需求将会愈来愈迫切,大数据技术能够从这些散乱的数据中,识别并提取出与智慧城市有关联的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寻找优化城市运作的最佳方案。可是,虽然大数据已成为全球资讯科技界的热点,但现时每年只有不到10%的数据会被运用,除大大浪费了数据的应用潜质外,也会有意无意地造成「以偏概全」的结果。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化,而且大量数据持续被公开,例如香港政府推出的「资料一线通」公开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作业的人士愈来愈普遍。不过,要注意的是,商用及民用大数据分析难免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问题,例如有些用户会利用公开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迫使政府或其他机构对其政策负责,引发政府加紧限制数据开放性,导致政府与市民之间在数据权责上的冲突;另外,商界滥用数据推行未经用户同意的个性化营销、政府罔顾市民个人数据的拥有权进行非法监视、大数据盗窃等,这类事件在社会出现已不足为奇。 最后,智慧城市建设是中央政府未来的发展范畴之一,香港政府亦不甘后人,于去年12月10日推出《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0》,可见智慧城市将会创造不少本地创业及就业机会,工商业界不妨考虑,聚焦于物联网及大数据这两项关键技术的发展。同时,政府必须制定适当的治理政策,防止上述社会问题的产生,否则将弄巧反拙。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前会长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黄锦辉:疫下生活大变化 AI成创科首选
2021-01-03
0
0
文/黄锦辉过去一年,新冠肺炎病毒全球肆虐,严重影响经济及生活模式,各地民众减少社交接触成了新常态,在家工作、视频会议等已习以为常。踏入二○二一年,疫情未有受控迹象,人类未来将要适应持续的新常态,与病毒共存。有见及此,多家国际科技经济顾问公司预测,今年全球创新及科技发展,将会聚焦于提升大众及各行业在「后新冠时代」生活与作业的舒适度及便捷度。 在这方向上,人工智能(AI)是创科发展首选。今年企业将会持续鼓励员工尽量在家工作,遥距作业。这做法一方面可以减低员工受感染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营运成本,因此企业大有理由推行。人工智能是「在家工作」的关键「使能技术」,上班一族虽然在家中工作,但依然要时刻对市场动态、客户需求了如指掌。这趋势将会为业界创造无限商机,根据网上数据统计公司Statista.com估计,全球人工智能市场于二○二五年将会高达一千二百六十亿美元。 专家预测,人工智能将会更多应用于「行为分析」(Behavioral Analysis),企业会充分利用此技术去了解不同持份者的日常行为,包括其线上和线下的一举一动。例如,在家工作员工与顾客的交流更多的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云端会议上进行,此类工具一般会保留所有对话记录,未来企业将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 此举可以监督企业和员工遵守相应规章制度、深入了解客户上网行为及其需求等。再进一步,有关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精准地计画未来商业战略。美国资讯科技研究和顾问公司「高德纳」(Gartner)称,这类分析技术为「行为联网」(Internet of Behavior, IoB),并预测IoB将会是今年科技新趋势之首。 另一大趋势,是利用「机械人」减低病毒传播风险。「机械人」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范畴,美国商业杂志《福布斯》预测「机械人」今年将会被广泛应用,例如负责护理和辅助生活的「医护机器人」将会变得愈来愈重要,尤其是对最容易受到感染的民众例如长者而言,将大量取代人手,成为无间断的护理员及家庭助理;又例如,因为「在家工作」的原因,办公室将经常会空无一人,但定期的办公室维护和保养在所难免,因此公司将会更广泛地利用「机械人」,提供清洁及保安等服务。 此外「无人机」将用于提供重要药物到偏远地区和行动不便的居民。配备有电脑视觉功能的「无人机」,也将会用于监视公共区域的人流,以识别病毒传播风险增加的地方。这些应用场景在香港并不常见,但在国内外却需求甚殷。 在疫情持续下,还有几个科技应用趋势:一是公共卫生专家会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BDA),精准地追纵病毒传染途径,尽早把它截断;二是未来病人会佩戴高运算能力的智能装置,随时监察及分析身体讯息;三是利用「伸延实境」,优化在家学习的效果;四是广泛推行电子货币,让消费者进行非接触支持;五是物联网进一步发展,未来城市将四处设遥感器,加速应对疫情与救援的效率;六是利用「量子运算」(Quantum Computing)对病毒进行更快更精确的分析。 政府在不久之前公报《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0》,当中尤其重视「善用创新科技应对疫情」,笔者认为上述科技对防疫抗疫工作可大派用场,值得本地政、产、学、研各界认真参考。不过,《蓝图2.0》只是白纸黑字,政府必须尽快落实将新科技应用于防疫措施,不能事事慢半拍,特别是要尽快开发「健康码」,并与内地及澳门共通,以便可有序恢复香港与其他地方的往来,避免市民踏入二○二一年依旧要「宅在香港」 ,与世隔绝。香港如果持续「自闭」,最终只会沦为废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工程学院副院长来源:星岛日报
@ 黄锦辉:创科乃国家发展重中之重 香港应积极作为
2020-12-28
0
0
文/黄锦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年8项重点工作任务,首项就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与不久前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相关建议一脉相承,显示国家高度重视以科技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以科创带动经济增长已成大势所趋,华为、中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业务屡创高峰,成绩有目共睹。但也要看到,中国近年的科研生态呈现以市场为导向,偏重能较快转化为经济利益的短期应用技术,对国家影响深远的基础科研(业界称之为「深科技」,Deep Tech)不够重视。 以今天连系世界的互联网,它是已故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焜教授在50年前研发的光纤技术所创造的,由此反映基础科研的重要性。中央对基础科研的重要性了如指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目的正是大力推动内地基础科研,发展具有长远影响的「深度科技」。 会议还提出,「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中央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地推出资金、政策等各方面扶持计划,鼓励创业创新。然而创业的失败率大,尤其是对刚毕业不久、缺乏营商经验的年轻人,风险更高。政府为初创企业提供政策、金融的扶持至关重要。 而且,初创企业若能从创业之初,便和大型企业紧密合作,成功率肯定大大提高。事实上,以企业为主体,推动创业创新,给初创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平台支持,以成熟的商业网络引导初创企业尽快、顺利融入市场,可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鼓励创新创业。 中美贸战、科技战越演越烈,短期之内不会有明显好转,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打击拳拳到肉,科技围堵步步紧迫。特朗普政府疯狂制裁中国企业,例如禁止美国芯片企业提供最新技术(7纳米芯片)予华为,中国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日益突出。 中央充分认识到,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央于2006年已公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制定明确目标,旨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外国科技的依赖,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头号任务,也是要巩固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视、鼓励创科发展,目标明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创科创新,香港更应该积极作为,发挥优势,主动融入大湾区和国家鼓励创科的发展大局,提升香港竞争力。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前会长来源:文汇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黄锦辉-紫荆杂志_紫荆网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前会长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