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锦辉
下年度《财政预算案》新鲜出炉,第九十至一百一十二段提出多项创新科技建议,当中五项是今年推出的新措施,涉超过一百亿元的额外拨款。与往年的《预算案》相比,这数目不算多,但在政府去年有巨大财赤的情况之下,对创科投资没大增长是可以理解的。
概括而言,《预算案》创科篇的新措施包括拨两亿元推行「奇趣IT识多啲」计划,资助小学筹办ⅠT课外活动;「创科实习计划」恒常化,资助本地STEM大学生及企业参与在职实习;促进公共服务数码化,令个人及业界有效地使用「智方便」数码认证,便利他们进行网上交易;向科技园公司及数码港加大对初创的融资支援,总金额分别为三点五亿及二亿元;以及再注资「创新及科技基金」,两年总金额九十五亿元。过去一年疫情肆虐,产、学、研各界都受到重创,今年政府额外拨款,有如一场及时雨,使本地创新科技产业可以持续发展,暂时避过经济寒冬。
然而,值得政府关注的是,在落实这些建议时如何处理人手不足的问题。举例,在基金申请方面,申请数目将会随着注资金额加大而增长,所以现有的行政人手会应接不暇,未能妥善地审阅所有申请项目。因此,笔者建议政府考虑另外拨款增加所需人手,避免申请时间被拖延。
《预算案》指出政府「正全力推动位处落马洲河套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创科园)的发展。……预期第一批设施可于二○二四至二○二七年分阶段落成」。虽然这计画的时间表与《预算案》无直接关系,但其竣工时间不禁令创科业界人士担心。创新科技日新月异,相关产业发展迅速,且看在过去短短十年深圳创科产业发展快速,超越香港,若然河套区开发要再等三至六年,香港的创科活动肯定会被深圳及大湾区其他城市抛离得更远,恐怕将来就算河套区建设得极漂亮、先进,「港深创科园」亦将会无用武之地。
政府是了解这问题的,并于今年《施政报告》指出「两地(港、深)政府正研究在香港园区首批楼宇落成前,由香港科技园公司承租及管理深圳福田科创园区的部分地方,让有兴趣开展大湾区业务的机构和企业先落户深圳科创园区」。这项计划的详情及所预算的经费非常重要,但《预算案》中却没有半点落墨。
另外,坊间对发放五千元电子消费券尤其关注,有舆论认为政府应该仿效去年的做法,真接派发现金给市民,批评财爷用的方法复杂。财爷解释派发消费券与派钱的目的不一样,今年目的是为了刺激本地消费,令本地商户从中受惠,促使本土经济尽快复苏。他所说甚是,过去两年多香港先后经过社会事件及新冠疫情等严重打击,导致旅游业全面停摆,本土经济大受影响,商店、餐厅、娱乐场所等一蹶不振,市面百业萧条,更有不少商户相继停业,经济情况惨不忍睹。因此,尽快令本土经济复苏是政府当务之急,况且《预算案》中也有其他更大刀阔斧的纾民解困建议,顾及普罗百姓。
从创科角度看,「电子消费券」有助促进香港推行数码经济及无现金支付,鼓励用户多使用「储值支付工具」在本地商户购物。然而,前车可鉴,观乎近期「安心出行」应用程式措施,有市民担心长者和无手机者使用时会有困难。为避免这情况,政府将会与多个「储值支付工具」平台合作,包括长者习惯使用的「八达通」储值卡。不过商户使用「八达通」需要支付行政费用,加重了他们的营运成本,特别是对小型商户(如街市小店)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建议政府考虑额外资助他们,在一定期限内帮助他们支付这笔营运费用。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
来源:星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