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告
登录
发布作品
我的主页
我的紫荆号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下载APP
繁
简
首页
时政
视频
专栏
评论
财经
创科
法治
文化
教育
健康
社会
任免
紫荆号
专题
紫荆
>
专栏
>
名家
>
黄锦辉
黄锦辉
0关注
+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前会长
他的文章
黄锦辉:人工智能ESG全球关注 港政策须兼顾
2024-03-15
0
0
文|黄锦辉由环境保护(Environment)、社会责任(Social)、公司管治(Governance)组成的“ESG”,是全球关注的“永续发展”议题,联合国亦为ESG制定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不少高等院校都视ESG为必修教学内容,例如香港中文大学把SDG纳入大学的通识课程,目的是让每位学生,不论其学科背景,都了解到ESG对世界永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实践ESG人人有责的理念。“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于1月15至19日在瑞士达沃斯(Davos)举行,不难想像人工智能(AI)经济是大会中的热门话题,讨论范围甚广,先进科技、创新应用、商务模型、道德伦理等无所不谈,而AI对ESG的影响更引发热议。ChatGPT耗能 等同逾3万个家庭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Sam Altman)在演讲中表示,人们一直在淡化甚至否认AI行业的环境成本,并指出下一版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系统所消耗的电力将远超于预期,因此现有de 能源技术将难以应付。据报,OpenAI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San Francisco)创建的ChatGPT已经消耗了3.3万个家庭的能源;而且由“生成式AI”驱动的搜索所消耗的能量是传统网络搜索的4至5倍。就此,有专家预测,在数年内,大型AI系统可能需要消耗与整个国家需求一样多的能源。美倡定标准 评估AI对环境影响另外,AI的环境成本不仅局限于耗电。“生成式AI”系统需要大量淡水来冷却它所用的处理器。例如OpenAI在研发GPT-4“大语言模型”(LLM)时,利用了设于美国艾奥瓦州西得梅因市(West Des Moines)的一个巨大数据中心集群;当地居民于2022年7月(即LLM训练完成的前1个月)控诉OpenAI,指该集群使用了该地区约6%的食水。又例如,根据谷歌(Google)和微软(Microsoft)的环境报告,他们分别研制的Bard及Bing“大型语言模型”之用水量都大幅增长,在一年之内分别增加了20%和34%。再者,有研究报告盖括地指出,到2027年,全球AI对水的需求量,可能高达英国每年耗水量的一半,非常不环保。针对涉及AI的ESG问题,最近有美国民主党参议员提出《2024年人工智能环境影响法案》。该法案建议“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与学术界、工业界和民间合作,制定一套评估AI对环境影响的标准,并为AI开发商及运营商创建一套自愿报告框架,定期交代其ESG数据。笔者认为法案虽然很有必要,但实践起来一点都不易,尤其是建议商界自愿执行,在缺乏问责之下恐怕难以持久。有专家建议,要真正解决AI对环境的影响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包括AI行业、研究人员及立法者各司其职。在AI行业方面,ESG势在必行,企业应该定期展开并对外公布其ESG评估。企业亦应优先发展节能硬件、算法和数据中心,并坚持使用可再生能源。研究人员可以优化神经网络架构以实现可持续性,并与社会和环境科学家合作,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技术设计,实现更大的生态永续性。例如法国BigScience项目所研发的BLOOM技术,可以构建与GPT-3大小相似、但碳足迹较低的模型。最后,立法者可以首先制定可持续披露准则,鼓励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时强制要求企业履行全面的ESG报告,评估其AI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并且严惩不达标的企业。宜要求产学研机构 交ESG报告说回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于2月28日公布2024/25年度财政预算案,当中强调“绿色未来”是香港发展的重点方向,政策配合政府逐步落实《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的各项目标,于2050年达至“碳中和”。与此同时,财政预算案亦计划“拨款30亿元推行为期3年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资助本地大学、研发机构及企业等运用算力,推动科研突破;加强算力中心的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以及进行推广和教育活动等,从而吸引海内外人工智能专家、企业及研发项目落户香港。”政府一方面大力倡议“绿色未来”,但另一面似乎却没有在“人工智能资助计划”中考虑到全球都关心的ESG元素。就此,笔者建议政府在计划下拨出资源,专门探讨人工智能ESG,并考虑制定披露标准,要求有需要的产学研机构定期提交ESG报告。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副会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黄锦辉:2024年李强总理工作报告有什么重点?香港怎样发挥新质生产力的特点?
2024-03-14
0
0
来源:灼见政治
黄锦辉:《财政预算案》怎样出招提升香港创科竞争力?学生和退休人士有什么机会加入创科大军?
2024-03-11
0
0
来源:灼见政治
黄锦辉:创科新措放眼长远多元发展
2024-03-08
0
0
文|黄锦辉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延续了施政报告提出的一些政策,向多项创新科技计划作出拨款,顾及到创新科技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在上游方面,政府着重在科研方面的投资,拨款30亿元推动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前沿科技研究是推进深度科技(deep tech)的根本,通常需要耗费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进行,属于长远投资的领域。特区政府拨出资源推动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为推动本港创科发展作出了策略性支持。 帮助企业取得知识产权认证 此外,财政预算案提到拨款30亿元推行为期3年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资助本地大学、研发机构和企业等利用算力进行研究。现时世界各地都在投资人工智能领域,例如新加坡最近通过了一项价值约58亿港元的人工智能计划。特区政府如何具体实施新推出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令人关注。新加坡进行类似的计划时,对人工智能进行11种语言的应用研究。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结构相似,同是面向国际的城市,本港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启动后,可以多开展几个大型语言模型的研究,有利拓展中东和阿拉伯市场等不同语言背景的市场。在中游方面,今年的财政预算案特别提及了在香港筹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这一中心的设立旨在强调知识产权对于科技发明和落地的重要性。知识产权不仅可以确保创新科技得到充分的保护,还能为企业带来盈利。例如,一家初创公司寻求投资,如果其产品或技术拥有知识产权认证,投资者将更加倾向与该公司合作。因为知识产权认证能够帮助投资者减少担忧,确保他们投资的科技不会被侵权。政府成立WIPO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以帮助初创公司和大学简化知识产权申请过程,可以为香港的创新科技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援。 推动科技成果在港落地生产 此外,财政预算案还特别提及下游拉动,投入了100亿元用于“新型工业加速计划”,为从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的企业提供资助。政府预期加速计划将吸引50至100家从事相关产业领域的企业,在香港投资不少于200亿元。这一举措能支持科技成果在本港落地生产。一旦本港企业发明了创新科技产品,在本地进行生产和把产品往市场推售所得到的支援就比以前多许多了。在推动盛事经济方面,政府计划每个月在维多利亚港上空举办烟火和无人机表演。然而,邻近地方已有类似表演,为了增加创新元素,展现新意,特区政府可以考虑利用艺术科技丰富表演内容。例如,在维港近岸海面上空运用全息投影技术(Hologram)将本地文化融入表演,这将吸引更多游客的兴趣。这种创新科技的运用不仅能提升表演的吸引力,还能将香港的科技实力向全球展示。除了增加创新元素外,通过利用科技替代传统烟火表演,还可以减少对空气质素的影响,避免烟火对环境造成污染。总体而言,预算案在投资创新科技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都给予重视。通过成立WIP0技衡与创新支持中心提供前期支持,帮助申请者进行市场搜索和初步工作,确保了创科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此外,投入100亿元用于新型工业化方面,将推动创新科技成果在本地生产,助力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 副会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黄锦辉:发挥香港所长助人工智能发展
2024-03-08
0
0
文|黄锦辉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发表任内首份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强调将在数字经济方面,展开“人工智能+”的行动,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位产业集群。报告亦提到今年将会实施制造业数位化转型行动,并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深入展开中小企业数位化赋能专项行动等,以上各项均是开展“人工智能+”必不可缺的元素。 搭建桥梁协助人工智能产业走向国际香港可以发挥自身所长,利用自身金融中心和国际都会的定位,助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担当内地与国际之间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联通平台,协助人工智能产业融资并走向国际;此外,人工智能研发亦为香港所长,今年香港特区财政预算案表示将拨款30亿港元以资助人工智能发展,这将在“人工智能+”行动中发挥推动作用。 青年交流合作必不可少在3月5日下午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我在会议中发言道,内地与香港青年交流合作对香港融入国家大局尤为重要。现时香港特区政府正积极地通过大、中、小学推进此任务,亦要求学校多组织内地交流团,推动体验式国民教育,成绩显著。为进一步深化学生的体验,以及促进大湾区融合,我建议政协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政协委员联盟”,利用九市二特区政协委员的网络和资源,并以身作则,加大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我建议香港的职业专才教育机构到大湾区办学,提供国际职训课程(例如在创科领域),一方面可以促进两地职业技术人才的流动和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香港的技术性人才库,一举两得。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 副会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黄锦辉:慕尼黑安全会议 王毅如何反击西方散播中国威胁论? 美国怎样从中作梗 阻碍俄乌停火?
2024-03-05
0
0
来源:灼见政治
黄锦辉:香港之创科,可在大湾区内补短扬长
2024-03-04
0
0
文|黄锦辉如何利用创新科技推动新产业,而又能与大湾区联动发展,于香港而言,是一门大学问。在创科领域中,香港本身具有卓越科研水平。若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并在当地生产,香港可以包揽上、中、下游的经济产出,从而实现“一条龙”的全面经济效益。同时市场亦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年轻人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机会。这个想法与香港特区政府的施政方向相对一致。近年来,特区政府一直在强调“新型工业化”发展。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一上任,便将创新及科技局改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以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对香港的定位——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让创新科技成为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扭转产业结构失衡的新引擎。2022年底,特区政府公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也明确指出,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会是创科发展及“再工业化”的重要指标,期望能在10年内将有关比率由目前的1%回升至10%。另外,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过去两份施政报告中,也公布了多项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措施,包括成立“新型工业发展办公室”、成立香港微电子研发院并启用微电子中心、加速建设超算中心,以及设立100亿元“产学研1+计划”等。下游产业向来是香港创科发展较弱的环节,因此政府制定多项政策去推动下游产业,目标是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但香港生产成本高企,不是所有制造生产都适合在香港进行。再加上“僧多粥小”,土地条件制约大,香港不能墨守成规。继续以“前研后产”模式作业,要注入创新元素,与大湾区城市以至全广东合作,依然是好的出路。香港拥有一流的大学,在基础研究上表现卓越;深圳在应用科研方面实力强劲;广州则是生产制造重地,也是全国产品的集散地,港、深、广三地正可优势互补。香港进行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再由深圳制作原型系统并进行测试,最后交予广州进行量产。业务达至一定规模便可考虑回港融资,进军全国甚至国际市场。香港在整个产业链中,角色依然非常重要,体现成本效益最大化。另外,“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建设八大中心,当中除了国际创科中心之外,还有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香港一向为亚洲的重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香港法制健全、能与国际接轨,在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专业服务上有很大的优势。在创科产业链中,香港如能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贸易,将能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一事上,特区政府多项政策已经制订,“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希冀新田科技城(包括落马洲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提供所需要的用地,业界倾巢而出,重塑香港制造业,共同推动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 副会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黄锦辉:制订宏观策略 促进落实《财政预算案》AI措施
2024-03-04
0
0
文|黄锦辉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于2月28日发表2024-2025年度《财政预算案》。笔者欢迎财爷量入为出、应使则使的财政预算策略。财爷在政府面对过千亿元财政赤字的情况之下,仍适当地投资创新及科技产业发展,为香港未来经济铺路,实不容易。《财政预算案》包含多项创科投资计划,笔者特别支持政府大力推动“绿色未来”、“数码经济”及“国际创科中心”发展。 继续投资创科为未来铺路 《财政预算案》设有专章(第105-128段)提出多项引领香港稳步实现“国际创科中心”愿景的重点措施。当中在支援创科生态链的上游方面,政府将:- 拨款30亿元推行为期3年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资助本地大学、研发机构及企业等,去善用AI超算中心的算力、加强网络及数据安全,以及进行推广教育等工作(见第109段);- 在今年内成立“香港微电子研发院”,专注进行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见第111段);- 从已宣布预留用作支持推动“生命健康科技发展”的100亿元基金中,拨出60亿元用作资助本地大学设立跨院校、跨学科的生命健康研发院(见第113段);- 另外从基金拨出20亿元支持“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进驻落马洲河套区,以及2亿元在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为生命健康科技初创企业提供孵化、加速计划等支援;这些措施有助“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设立“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InnoLife Healthtech Hub)(见第123段)。在中游方面,《财政预算案》着力推动创科产业发展,科技研发和转化。政府将已预留30亿元推行“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以配对形式支持8间政府资助大学设立研究设施及进行由海内外顶尖科研人员领军的项目(第126段);并且向每间资助大学的“技术转移处 提供每年不超过1,600万元资助(第127段)。在下游支援方面,《财政预算案》建议促进“新型工业化”,强调以讯息化带动工业,并利用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推动企业迈向智能生产。就此,政府将于今年内推出100亿元的“新型工业加速计划”,为从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的企业,以1(政府):2(公司)的配对形式,向每间在港投资不少于2亿元的企业提供最多2亿元的资助(见第119段)。再者,参与“加速计划”的企业可在“研究人才库”计划下获资助聘用研究人才,以及在“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下以先导形式,聘用小量非本地技术人员,以提速在港建立及营运先进制造设施(见第120段)。 加紧与产学研界合作 总体而言,《财政预算案》之创科篇十分务实,紧贴《香港创科发展蓝图》的规划。然而,当中所建议措施的成效,还有待具体落实细节的出台。以30亿元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为例:《财政预算案》并没有提及详情,只建议让申请者(例如大学)主导AI超算中心的运用而已。这种由下而上(Bottom-up)的执行方法较适宜鼓励创新。且看另一经济体,新加坡于2月16日公布新一份财政预算案,表示政府在未来5年内将投资超过10亿坡元(约58.15亿港元),大规模推动AI领域发展,当中包括AI计算、先进晶片、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这做法由上而下(Top-down),政府主导,配合整体发展,有助落实新加坡去年底推出的“国家人工智能策略2.0J(NAIS2.0)。理论上,两个方法均各有所长,而在实际执行时政府虽然会有主有次,但都会两者并行使用,优势互补。因此,为配合特区政府“‘以结果为目标’,全速推动香港拼经济、拼发展”的大原则,笔者建议政府制订“香港人工智能策略”(HKAIS),加紧与产学研界合作,“坚定信心、把握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 副会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黄锦辉:与湾区联动拓创科 港深广优势互补
2024-02-29
0
0
文 | 黄锦辉疫情之后,香港复常之路不似预期。股市委靡不振,有外界担心如此下去香港很快便会沦为“金融废墟”。一般服务行业如饮食、零售,亦因市民蜂拥“北上”消费而受到打击。再加上中美摩擦、地源政治波动等各种因素,环球经济前景很不明朗,所以香港绝对不能守株待兔,应当主动出击,透过积极地落实以下策略,促使“拼经济、谋发展”。第一,要以创新科技为发展之本,带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注入发展新动能;第二,要推动新产业,促使经济多元发展,拉动本地经济增长,创造优质就业岗位;第三,要同大湾区联动发展,互利合作,发挥协同效应。如何利用创新科技推动新产业,而又能与大湾区联动发展,是一门大学问。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与内地的分工是“前舖后厂”,香港负责设计、营销等前后两端的工作,制造流程则由内地厂房负责。正因如此,香港本身的制造业不断外移,经济结构严重倾斜,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一直下滑,从1980年的23.7%跌至2020年的1%。新型工业化 扭转产业结构失衡因为制造业严重萎缩,不少人认为过去香港过分倚重金融和服务业,这样的经济体系并不健康,容易受到外围因素影响,造成内外经济波动,因此政府锐意重建制造业。以新加坡为例,长期坚持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20%以上,以确保经济结构稳定性。况且,在创科领域中,香港本身具有卓越科研水平。一旦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并在地生产,香港就能够包揽上、中、下游的经济产出,从而实现“一条龙”的全面经济效益。同时市场亦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年轻人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机会。这个想法与特区政府施策略是一致的,近年特区政府强调“新型工业化”发展。新一届政府一上台,便将“创新及科技局”改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以回应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让创新科技成为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扭转产业结构失衡的新引擎。2022年底政府公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也明确指出,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将会是创科发展及“再工业化”的重要指标,期望能在10年内将有关比率,由目前的1%回升至10%。另外,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过去两份施政报告中,也公布了多项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措施,包括成立“新型工业发展办公室”、成立“香港微电子研发院”并启用“微电子中心”、加速建设超算中心,以及设立100亿元“产学研1+计划”等。优化生产链 “前研后产”齐创新下游产业向来是香港创科发展较弱的环节,因此政府制定多项政策去推动下游产业,目标是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不过,盲目地包揽由上游研究、中游转移、下游量产的每个生产链环节未必有效,政府必须深思熟虑,量力而为,优化生产链的成本效益。因为香港生产成本高企,不是所有制造生产适合在香港进行。而且,即使未来“北部都会区”全面竣工,它所能供应的创科土地只有300公顷而已,但“僧多粥少”,政府难以完全满足所有业界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精挑细选,去“抢”适合的企业来香港发展。既然土地条件制约大,香港不能墨守成规,继续以“前研后产”模式作业,要注入创新元素,要与大湾区城市以至广东合作。香港拥有一流的大学,在基础研究上表现卓越;深圳在应用科研方面实力强劲;广州则是生产制造重地,也是全国产品的集散地,港、深、广3地正可优势互补。香港进行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再由深圳制作原型系统并进行测试,最后交予广州进行量产。业务达至一定规模便可考虑回港融资,进军全国甚至国际市场。香港在整个产业链中,包办开头及结尾,并不涉其中生产制造环节,但角色依然非常重要,而且研发和金融都是香港的专业,正好能发挥自己所长,体现成本效益最大化。另外,“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建设“八大中心”,当中除了“国际创科中心”之外,还有“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知识产权是推动创科的要素,对有重大研发项目的企业来说,专利是一种无形资产,它既能透过授权产生收入,又可用作融资的抵押品。香港本身一向为亚洲的重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原因是香港法制健全、能与国际接轨,而且在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专业服务上有很大的优势。推动知识产权贸易 争亚洲一哥 作者认为本港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上,多项政策已经制定,只要新田科技城提供所需要的用地,业界即可以倾巢而出,重塑香港制造业,推动大湾区经济发展。(新田科技城网页图片)在创科产业链中,香港如能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贸易,争取成为亚洲一哥,这做法与在港设生产线类似,能为香港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特区政府正不遗余力地推动创科产业,而香港在研发、融资、知识产权上本有国际优势,政府联同业界应加强、稳固和拓展。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一事上,多项政策已经制定,“万事具备至欠东风”,只要新田科技城(包括落马洲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提供所需要的用地,业界即可以倾巢而出,重塑香港制造业,推动大湾区经济发展。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副会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黄锦辉:「春晚」善用创科 全球收视创新高
2024-02-23
0
0
文|黄锦辉新春伊始,笔者先向各位读者拜年,祝愿大家龙年进步,龙马精神!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会举办跨年大型综艺节目(俗称「春晚」)来迎接新春。一如去年,虽然笔者身在外国,但依然和家人食过除夕饭之后,便安坐家中,开心地欣赏「春晚」。随着资讯及通讯科技(ICT)的日益进步,「龙年春晚」的表演节目亦愈来愈进步、愈精彩,尤其是以下两个节目让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建议错过欣赏的观众不妨上网搜索再看。逾百LED屏 实现移步换景 舞蹈节目《锦鲤》在北京主场馆上演。这一个原创节目的理念是还原锦鲤在水中的灵动婀娜之姿态,背后带有年年有余、好运连连的迎春涵意,十分之应景。这场「水上锦鲤舞」表演由11位舞者凌空吊在特制的「威也」上,随着优美的旋律,发挥出其轻盈柔美的舞姿,彷佛锦鲤群在水里自由自在浮游戏水。舞者的骄人舞姿、配上描绘海洋大自然的动听旋律、再加上创新技术的美妙效果,台上变化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大鱼池,塑造出人与大自然协调的境界。11尾「锦鲤」畅游池中,场景栩栩如生,非常漂亮。 「虚拟电影制作」(Virtual Production)技术令《锦鲤》的视觉艺术感再上一层楼。据介绍,「龙年春晚」主舞台布置了过百块LED荧幕,配合国家自主研发的超高清视讯控管监系统集中播控,实现了《锦鲤》美术场景的移步换景,各类舞台灯具总计达1,462枝,数量创历史纪录。再者,必须一赞的是吊「威也」技术。据了解,「威也」舞蹈并不新鲜,惟传统「威也」仅支持舞者上下升降及左右移动,灵活性不足,难以展现出鱼儿在水中灵动的形态,《锦鲤》舞者如何征服这挑战呢?秘诀在于为该舞制定的创新技术,把「威也」加上弹簧绳,以增加其使用时的自由度,让舞者可以更加灵活地发挥创意。 西安混合实景 展盛唐之韵 另一可观的节目是在西安分场地举行的《山河诗长安》。节目是以混合实景技术,将唐诗、说唱、秦腔相结合在一起。演出一开场,盛世大唐迎接贵宾的最高礼仪(大唐迎宾礼)呈现于观众眼前,随后跟着「诗仙」李白(虚拟人)的步伐进入长安城内;进城后,画面便来到大唐不夜城,包括舞龙舞狮、秦腔社火、水袖鼓乐、民俗杂耍等庆祝活动热闹非凡。戏肉在于李白穿越时空「对酒当歌」的一幕,「诗仙」站在西安知名的「大雁塔」旁,举起酒杯高声吟诵的场景,令人拍案叫绝。 在科技配合下,一场关于「盛唐之韵」的「混合实景」(Mixed Reality,MR),显现在观众面前。现场观众只要拿着手机对着西安的地标建筑物一扫,就能「身临其境」看到虚拟李白在长安城饮酒作诗、弹奏琵琶的「活灵活现」场景。除此之外,其他全国(全球)观众亦能同部在手机(及电视)上感同身受,体会到西安现场观众迎接龙年来临的热闹气氛。再者,西安作为十三朝的古都,从钟鼓楼到兵马俑,从大雁塔到明城墙,丰富的名胜古迹与自然景观资源汇聚此古都,主办方精心地利用「虚拟实景」(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把这些资源带到海内外观众眼前,令西安成为向海内外展示中华文化深厚底蕴与魅力的明信片之一。 4大前沿科技 值得港学习 今年春晚充分利用了不少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创新科技,效果骄人,「足以极视听之娱」。虚拟制作(VP)、扩展现实(XR)、人工智能(AI)、扩增实境(AR)等技术在《锦鲤》、《山河诗长安》及其他表演节目中都大派用场,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四种前沿技术的完美融合下,表演「中华文化与科技」、「虚拟与现实」共融,交相辉映,带给了观众一台耳目一新的春晚。 科技人常言:「数字胜于雄辩」,且看「龙年春晚」的收视。收视率统计平台「酷云数娱」数据显示,「龙年春晚」平均收视率高达29.5%,比去年的25%涨近5个百分点,创下6年来新高。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人民日报》报道,「龙年春晚」境内新媒体端即时直播收视用户规模及收视次数均创新纪录,规模高达6.8亿人;直播收视次数约15亿次,较去年同期成长12.69%。这增长数字有点意外,反映出愈来愈多社交网络使用者都被「龙年春晚」吸引,笔者相信此乃中央电视台勇于推陈出新,善用创新科技的成效。最后,笔者认为「龙年春晚」的创意设计及创科应用很值得香港学习,建议政府积极去「抢企业,抢人才」,邀请具备类似组织「春晚」大型文化活动经验,既精通文艺又了解科技的「艺术科技」公司及专才来港发展,助力香港打造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副会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黄锦辉-紫荆杂志_紫荆网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前会长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