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锦辉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最近发表其本届任内最后一份「国情咨文」报告(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以往「国情咨文」多于1、2月发表,但今年拜登却选择于3月7日进行。
有网民指,这安排并非偶然,在总统选举在即之际,拜登一方面希望借此广告天下(主要是美国选民)他过去3年的丰功伟绩以及未来大计;另一方面他故意在中国两会期间发表报告,目的是分散国际传媒的注意力,让其他国家知道美国发展还是世界超前,在多方面(例如金融、科技等)都胜过中国,吸引更多海外企业来美投资。
弱势国家 无法为无辜死伤说话
今年「国情咨文」报告提出,美国军方将在加沙建设临时码头,以便利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运送。不过这建议却惹来美国内外不少强烈批评,认为美国只是在「做骚」而已,与人道主义行为背道而驰,实在匪夷所思。就此,笔者尝试以工程科学角度来指出此举中不合理之逻辑。
问题的根源始于「巴以冲突」。以色列自去年10月以来持续袭击加沙地带,已造成3万多人死亡,逾7万人受伤。众多联合国机构及国家都伸出援手,千方百计推行救援行动,但却于2月29日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惨案:当一批巴勒斯坦平民在加沙的一个粮食援助点排队领取救援物资时,场面突然失控,造成混乱,事件中以军向人群开火造成超过1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但以军却辩称多数伤亡是「平民争抢物资时发生踩踏和车辆碾压」所致。
事发半个月过去了,事件似乎已被人慢慢淡忘,实在心痛,这又一次反映出战争是残酷的,弱势国家在战争中永远都无办法公平地为无辜死伤者说话。
为了尽快提供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世界多国包括埃及、约旦、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再加上美国,企图利用飞机空投救援物资。从工程学角度看,这方法事倍功半,效率极低。首先飞机的运输成本大大高于车辆运输;二是物资从天而降,空中条件难控,影响落地的准确度,且物资极易毁损;三是由空至地期间降落伞设备会失灵,容易导致「物体坠落」意外,冲力超大,极度危险,据报近日的一次空投行动就因降落伞没有打开令物资击中地面民众,造成5人死亡及10人受伤;四是物资落地后,若地面人群控管不力,必然会出现争抢物资情况,险象环生。
空投物资事倍功半 美居心叵测
因此,空运绝对不是有效的物流方案,美国当然对此亦了如指掌,但它们依然一意孤行,居心叵测。有网民谓,美国这样做无非是想减轻世人对其在「巴以战争」中冷待巴勒斯坦人的责骂,以及减轻自己的「罪恶感」。
拜登建议在加沙建临时码头是针对空运的低效率问题而设。虽然这做法能略为解决以上的短板,节省能源、降低风险、提升准确度等,但效率仍然远低于陆路运输。其实,美国是绝对可以利用它与以色列的特殊外交关系,兴建一条人道主义救援绿色通道,打开陆路运输之门,但它却并没有这样做,令许多人非常失望。
以支持人道主义为名,美国曾提出不同的海、陆、空方案,运送人道主义支援物资至加沙地带。然而,这些方案主要是为解决物流而非人道主义的问题,目标是把物资尽量完整地及尽早运到有需要的加沙难民手上,在以军不停阻挠之下这效果一直欠佳。物流效率并非人道主义问题的「根本原因」(Root Cause),所以美国的方案只治标而不治本。试想若家中的电灯胆经常烧掉,而每烧一次就换一次电灯胆,这解决方案肯定无济于事;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系统短路而导致烧胆。
若真心治本 应令以国马上停火
所以,若美国真的有心要治本,彻底解决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问题的话,华府必需要减低伤亡人数,而最有效的方法是令以色列马上停火。无袭击又何来伤亡呢?又怎会有人道主义支援物资的需求呢?
可是事实却是相反,美国多次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就加沙实行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更甚者,美国不但反对停火,还主动地资助以色列持续侵巴行动。这些举措明显暴露出美国的伪善。不过,事实上大部分美国老百姓都是很有善心的,且看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很多美国人上街抗议,反对政府支持巴以冲突的非人道行为。
最后,笔者认为美国只要不再火上浇油支持以色列,巴以冲突便大有很快停火的可能性。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 副会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29/Y6LG32Bxt3Sw7N0zpsIUOmofejSAFraZxB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