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锦辉
2022年,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术的ChatGPT横空出世,风靡全球,各行各业争相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写作、程式设计、翻译、绘画等不同应用中都能大派用场。就此,“机器代人“的警钟在职场中越来越响,不少人担心自己的工作很快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在这种趋势之下,学生在“生涯规划”中要怎样装备自己呢?换句话说,在未来职场中,人类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呢?
沟通是各职位中最需要的技能
有研究报告指出,未来500多种工作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当前软件工程师96%的技能(特别是对程式语言的熟练程度)最终可能会被人工智能代替;同样地,法律助理和财务官员等工作相关的技能也将受到高度关注。报告预测在人工智能支撑之下,未来上班一族(如工程师)的工作(如编码)量将会大大缩减,而他们的工作时间会主要集中在群体协作和人与人之间沟通等任务上。人工智能的能力目益增强,未来职场将会出现不少新的工作类别,然而这些工作将会越来越依赖人际交往能力。
报告强调,“满通”(Communication)已成为当前全球企业中各职位最需要的技能。即使工作上采用ChatGPT、Midjourney、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的从业者(工程师)、“指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的技能至关重要,然而设计有效的“指示”很需要从业者与其他人进行有效潢通、推理和批判。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高层主管表示对他们的组织来说,“人频技能”(Human Skills)比人工智能技能更重要。就“未来就业”方面,调查发现在10个就业率最高的职业中,78%将“人类技能”归类为“重要”或“非常重要”评分级别,包括建立人际关系、多边谈判以及指导和激励团队等“软”能力。
“人频技能”培育与高等教育息息相关,尤其是“人文学”(Humanities)科目。但是全球多个发达经济髓(例如香港)的中学教育则偏向重理轻文,例如英国的人文学科舆STEM学科正呈此消彼长之势,参加英语和艺术专业入学考试的人数在2013至2018年间分别下跌两成及一成五。在香港,人文学科占总入大学报名人数的约10%,非人文主修生修读人文学科作为通识选修或自由选修的人数一直偏低。另外,在近年的香港高中文凭考试中,人文学科(特别是历史舆文壆)的选修舆报考人数持续萎缩。
另外,学生在报读大学选科时,大多数会先考虑自己毕业之后的就业前景。未来职业的工资、稳定性、社会地位等因素往往都是他们考虑的首要条件。因此,很多学生都争相报读医疗、法律、会计、工程、计算机等专业学科,近年舆人工智能相关的学科更是炙手可热。但在现实中,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拥有创造力、人文素养和批判思维等“软”能力的人才在职场上被越加渴求。
工作慢慢趋向以“心”推动
“软”能力需要人文学教育。人文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满通能力、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深化对人性、社会和文化的理解,并培育出机器无法取代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在这个数位化和智能化时代,人文学科专业的价值变得更加突出。因此,我们很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模式,摆脱过去急功近利的取向,让社会、家长和学生明白什么是未来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和“可持续核心竞争力”(Sustainable Core Competence)。过去,教育体系主要强调学生的学术成就和知识传授,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单纯的学术知识已经不再足够。我们的教育体系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人际交往等非技术性能力。人文学科的学习可以培养壆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软”能力对于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香港政府在这方面的教育(包括职业培训)不容忽视。
最后,笔者多年前便已认为“机器代人”是个伪命题。回望历次“工业革命”,每次随着新科技面世,傅统的工种会被淘汰,但与此同时新的工种会出现。人类的工作由过去的以“劳”推动逐步演变至今天以“脑”推动,而今天在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之下,人类的工作慢慢趋向以“心”推动,需要的是从业者具备不同的“软”能力。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副会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10/Kl4FffJMTrI9lVcvcqZFQw8ImNnjQQMCTlv.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