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副刊 | 石塘咀岁月不留痕 昔日食街变身市政街市及熟食中心-紫荆网

文化副刊 | 石塘咀岁月不留痕 昔日食街变身市政街市及熟食中心

日期:2025-10-22 来源:地区报《港纸》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石塘咀位于港岛中西区,东邻坚尼地城,北邻香港大学,西接西营盘。在上世纪初期,石塘咀曾以“塘西风月”闻名于全港,见证了香港开埠以来的历史。随著时代的变迁,昔日的“温柔乡”早已去无痕,但对许多西区老街坊来说,“晋城街”这三个字并不陌生,它不仅是当年街坊们的“食街”,现时亦已成为区内市民的生活重心,即石塘咀市政大厦。

1991年迁入取代山道石塘咀街市

位于皇后大道西的晋城街,呈北低南高走向,成曲尺形,另一端掘头路的转角位有一小段曲尺梯级,上山道近加伦臺,因该处唐楼的地舖开满各式各样的食肆,更有多个大牌档设于晋城街街口,成为石塘咀老街坊们心目中的“食街”。

港府为了推动社区的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迁拆晋成街的住宅楼宇,兴建现时的石塘咀市政大楼,自此晋成街成为区内街坊老人家的集体回忆。新市政大厦本拟命名为晋成市政大厦,但其因工程而消失,当年的市政局认为以其命名并不恰当,因此改用石塘咀市政大厦。

设有多个大排档食肆和小店

石塘咀市政大厦内设有多项市政设施,包括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辖的图书馆、学生自修室、体育馆等,以及由食物环境卫生署管理的街市及熟食中心。当中街坊经常光顾的街市及熟食中心,前者设于市政大厦地下(G)、阁楼(M)及一楼(1),为第四代出现的石塘咀街市,共有153个台位,地下主要售卖乾货,阁楼台位主要贩卖肉类及蔬菜,一楼则以鱼类、家禽及蔬菜为主,街市于1991年随市政大厦落成而迁入,取代位于山道的第三代石塘咀街市。

熟食中心则位于市政大厦的二楼,设有多个大排档食肆和小店,如权记面家、美食坊、成发海鲜小厨和胜记小厨,以及金泰馆等,小炒、海鲜、粉面和泰菜等中西美食,丰俭由人,性价比高,附近街坊、写字楼打工仔和港大学生经常前来“帮衬”。熟食中心虽然隐藏许多抵食美食,但因没有安装冷气,大热天时难免令许多食客却步。

集各式美食港式煲仔饭正式上市

适逢踏入秋季,天气稍凉,石塘咀市政大厦熟食中心的部分食肆开始供应各式各样的煲仔饭,有食客已迫不及待前来品尝这个港式冬日美食。有来自九龙的食客表示,虽然中西区云集多家煲仔饭名店,如坤记煲仔小菜、尝囍煲仔小菜和永合成驰名煲仔饭等,但熟食中心推出的煲仔饭也不错,用料十足,有“饭焦”,待天气再冷一点,会再同三五知己前来“帮衬”。

来源:地区报《港纸》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郭孟琦 校对:梅肯 监制:连振海
夏宝龙会见香港特区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代表团有关官员
今日 第一个台湾光复纪念日
金正恩参谒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