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近年积极建设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教育局向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提交最新文件,总结政府已推展一系列措施,包括提升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增加奖学金名额等,让教育枢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当局展望在2025-2028学年继续落实及深化相关政策措施,包括积极推进北都大学教育城、继续加快宿舍供应、进一步推广“留学香港”品牌等,又强调会继续把握机遇,全力招揽因海外高等教育政策改变而受影响的学生及学者,为他们提供最大的协助便利及通盘支援方案。

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将于本周五进行相关讨论,教育局近日率先提交文件,阐述政府在建设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方面的工作及最新进展。文件总结了多方面的工作进展及成效,包括非本地学生显著增长、持续促进专上教育多元化等(见表)。
续支持本地院校扩容提质
此外,教育局亦进一步交代未来路向,包括持续支持本地专上院校扩容提质,除与各教资会资助大学携手继续打造国际级的多元优秀教学环境、配套及设施外,亦继续全力招揽因海外高等教育政策改变而受影响的学生及学者,且密切留意进一步调整非本地生限额的需要。
北都大学教育城方面,文件指目前已预留的90公顷用地,正处于不同的规划和发展阶段,预计最早可分别于2026年(洪水桥)、2029年(牛潭尾)及2030/31年(新界北)完成平整,以供兴建校舍。

同时,政府会继续加快宿舍供应,包括透过城中学舍计划,借助市场力量提供更多自资私营学生宿舍。另在规划大学城时,亦会进一步探讨预留用地发展供不同院校共用的配套和附属设施,包括以自资或结合市场力量发展学生宿舍。
在推广职专教育上,教育局强调会透过针对性措施支持现有两所应用科学大学,并会继续支持更多有能力并具决心朝应用科学大学方向发展的专上院校作出规划,以及支持应用科学大学联盟的推广工作。局方亦会支持职训局与业界紧密合作,以及改善职专教育设施等,多方面提升职专教育的质素、形象及认受性。
另一方面,文件提及教资会在2025至2028年的三年期内,会提供合共约1,200万元拨款,资助其中四个大学联盟的各项学术及交流活动,例如大湾区学生在线课程、年会和总裁论坛、座谈会、行政人员工作坊等,让学生及教研人员与湾区接轨。政府亦会继续与内地当局推进两地相互承认副学位程度学历,扩阔青年的升学途径。
教资会拨款4000万推“留学香港”
至于推广“留学香港”品牌, 教资会在2025至2028年间将拨款约4,000万元予国际化小组,及预留约1,000万元拨款让国际化小组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香港高等教育。政府亦全力支持明年2月由香港中文大学牵头,与另外七间资助大学联合举办的2026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年会暨展览,相信这将有助向世界推广“留学香港”品牌及香港高等教育的卓越成就,及进一步深化本港专上院校与各地院校的合作交流。
文件总结指,未来十年国家将会高速发展教育,香港教育亦会迎来黄金时期。特区政府与各专上院校将继续建设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贡献教育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