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香港科研力量-紫荆网

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香港科研力量

日期:2025-08-26 来源:香港文汇报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在香港成立的15所全国重点实验室25日正式获授牌。15所在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设立,标志着香港科研正在迈向崭新里程,充分体现中央对香港的关爱与中央对香港科技发展的支持,也展现中央对香港世界级顶尖科研实力水平的高度肯定及信任,同时反映香港在国家科技发展和创新体系战略的独特地位与重要价值。随着香港持续用好中央的挺港惠港政策,发挥内联外通独特优势,深化国际科研交往合作,强化与大湾区及内地“产、学、研、用”协作,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融合发展,将能为香港发展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以及助力国家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更多香港科研力量!

特区政府25日举行在港全国重点实验室授牌仪式,向由5间本地大学组建的共15所全国重点实验室颁授牌匾,涵盖生物医药、量子信息、材料科学、电子工程、农业技术及海洋环境等多个国家战略发展所需的前沿领域,它们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具国际领先水平,更在技术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展现出一流实力。

此次授牌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科技发展的全力支持,是贯彻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香港创科发展重要指示,进一步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具体举措;也是香港作为亚洲唯一拥有五所全球百强大学的城市,其基础研究实力再次得到国家层面的充分认可、信任与期许;更是两地科研合作机制创新与深度融合、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一步。

香港拥有“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既是国家的一部分,又具高度国际化特色,以及完善的法治体系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能够担当国家与全球之间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而香港院校的基础科研实力雄厚,在生命健康、信息科技、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国际领先地位,亦已在转化肿瘤学、神经疾病、光量子物质等方面建立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并于国际学术界取得标志性成果;加上高度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与国际接轨的科研制度及与全球学术界、产业界的紧密联系。这让香港成为汇聚国际顶尖科研人才与资源的理想之地,有利形成开放、协作、高效的创科生态,服务国家构建开放创新体系所需。

未来,凭借15所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创新平台,香港应更主动紧密对接国家科技强国建设战略,为深化大湾区科技协同及优势互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挥关键作用。

首先,香港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力争在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方面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协助国家解决瓶颈性难题,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国家在高新科技领域的自主可控战略作出更多贡献。再者,通过高水平的国家与国际研究合作,吸引和培育国际顶尖高端人才,构建高水平人才梯队,为香港和国家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智力支撑,并可探讨建立跨境人才共享机制,推动香港与内地科研人员双向流动。

同时,香港应深化大湾区科技协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产品市场化、应用普及化,实现更多“从1到N”。香港应进一步深化与内地及海外科研机构与业界的合作,特别是在大湾区内加强产学研协同,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有效转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与经济增长点,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例如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创新指数》百强科技集群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连续5年蝉联全球第二位,彰显大湾区在全球创科的领先地位。香港可凭借基础科研优势,与深圳的产业化能力、广州的应用场景形成互补,加上未来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平台的推动下,有望进一步打造成为世界级创新走廊,巩固提升香港以至大湾区创科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来源:香港文汇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安涛 校对:江心雨 监制:姚润泽
10组主题花坛亮相长安街沿线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香江回响:“一个兵”的烽火穿越
开学在即!如何预防传染病在学校传播?
香港海关从源头堵截私烟取得显著成效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