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告
登录
发布作品
我的主页
我的紫荆号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下载APP
繁
简
首页
时政
视频
专栏
评论
财经
创科
法治
文化
教育
健康
社会
任免
紫荆号
专题
2022年 冬季
少林八段锦
「少林八段锦」不仅是一门上乘武学功法,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古代「导引术」。
「主妇手」是职业病吗?中医药的终极拯救方案
究竟什么是「主妇手」?谁是高危一族?有什么典型症状?中医中药又有什么有效方法治疗和预防?
呵护人体健康的侗邑神草——「黑老虎」
「黑老虎」,别名「冷饭团、臭饭团、大血藤」,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木质常绿藤本野生水果植物。
侗布背带——侗族人家的「必备嫁妆」
经过传统方式纺织而成的侗布,最后变为颜色各异、绚丽多彩成品。
潘树稳:宗师做义工 武克「长新冠」
「新冠疫情」肆虐世界的三年以来,人人遭受著不可预期的未来,本港人士中焦虑者众多,人们从迷茫到恐惧直至心态平和直至勇于面对,个中不乏精彩故事。 曾经供职于特区政府现已退休多年的李生,家住中环。去年他不幸染上了新冠病毒,经治疗恢复后,仍留有一些头晕、呼吸费力等后遗症。然而三个月以来,他常常十分开心地到维多利亚公园,和许多人一起学习一门特殊的武功,他称为「神功」,可以增进体能,对于「长新冠」有十分有效的恢复作用,他亲身的体会是身体越来越好,吃饭睡觉都开始逐步正常,记忆力和咳嗽的问题都解决了,几乎所有「长新冠」的表现都渐渐消去了,这使得他和家人、亲友无比兴奋,纷纷开始学习这个「以呼吸和几个简单的肢体动作」便有效果的功法。 李生并不十分清楚,他免费学习到的功法并非简单的体操,而是一个十分有底蕴并充满传奇历史的功法——自然门,每日那位教他练功的七十余岁的「潘先生」,更是一位在当今世界武林声名显赫的宗师级人物——潘树稳。 师出名门 造诣深远 张碧村先生 「自然门」传人潘树稳师傅,1947年出生,祖籍广东省南海县,家族在广州、香港经营中药材批发生意,家境殷实。潘树稳自幼对武术兴趣浓厚,古语云:穷文富武,1960年移居香港后,家里支持其学武术,潘树稳在二十几岁已经熟习太极等多家武术门派。 潘树穏七十代末机缘巧合结识张碧村先生,拜师进入杜心五创立的「自然门」,张碧村向其悉心传授「自然门」技法,潘树稳深得其中要义,刻苦研习,至今已成为自然门领袖。在长期醉心于锻炼之余,潘树穏对其他国家的武术亦有涉猎,曾学习日木空手道,师承世界空手道冠军李锦坤,并任李锦坤的助教。 杜心五先生 历史资料:杜心五,湖南湘潭慈利人,著名武术大师,人称「南北大侠」。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胜利后,解甲归田。抗战期间,在家鄕组织敌后抗日游击队,打击倭寇,后受洪门五圣山山主向松坡之邀,加入洪门五圣山,担任副山主,1949年后担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湖南省政协委员等职;张碧村与万籁声皆是杜心五亲传第子。 国际武打巨星李小龙回港发展时期,潘树稳与李小龙交往颇深,现存香港电影档案馆中,有1971年香港TVB电视台拍摄的潘树稳与李小龙现场比武砌磋的纪录片;潘树稳还与武打明星陈惠敏因武结缘,彼此惺惺相惜,结为换贴兄弟;与甄子丹、黄加达等人关系甚深。与七十年代的世界级格斗大师、世界空手道五界冠军比特布朗有交流互动,比试切磋。 潘树稳练功 七十年代后期,潘树稳赴台湾发展,与众多台湾、香港及日本的武林知名人士切磋武艺,探讨健康理念,并结为义盟,号称「十八罗汉」,成为江湖佳话。期间与新党主席郁慕明、中华统一促进党总裁张安乐、大中华洪门五圣山山主李存果、日本洪门华松山山主松本州宏,日本住吉会会长加藤英幸等人交往日久,共商和平发展之道。八十年代开始,频繁进入中国内地,促进国际各国武术交流活动。 1976年,名声大噪的潘树稳受香港富豪李兆基之托,为其家族整合安保系统;九十年代被丽新集团老板林建明邀请为安全顾问。 呼吸自然即健康 作为以迅捷、有效著称的实战型武功,「自然门」的历史上英雄辈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多位弟子的大名。「呼吸自然即健康」言简意赅地强调了自然门、呼吸与健康的关系,在此「健康」为首要追求的年代,「自然门」再现神威。潘树穏已年逾七旬,为了推广「自然门」仍然到处奔走,不遗余力,在北京、深圳、湛江、珠三角地区、四川、湖南、重庆等地已有弟子开设的拳馆,在马来西亜等地也有多间分馆。 潘树稳参加洪门活动 有心人可以看到,潘树稳每日在港岛的公园、街巷作为义工耐心地教授邻里街坊武术,他表示:「武术强身健体,战争年代可以保家卫国,和平时期可以强身健体。自然门的功法强调呼吸吐纳,无晒呼吸无晒生命,这种练习对于人体呼吸系统以及生命健康非常有益,可以让身体中的浊气和废物排出,修复人体的肺部,加上适量到位的肢体动作,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促进所有的经络系统通畅。」 年轻时期的潘树稳 潘树稳先生教授武术的很多人都是感染过新冠肺炎的人,大都有「长新冠」的多种体现,实践证明,在跟随潘先生修习了「自然门」功法不久,都显现出了明显的健康体感;即便是练功后不慎感染到病毒,也会很快痊愈,且「长新冠」情况不明显。绵延了数千年的中华武术养生法,得到了神奇且充分的体现。
利用营养补充、改善不同时期女性的身体问题
这种现象,要多摄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及能刺激脑下垂体,性腺和肾上腺分泌激素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无论在任何年龄,都可以获得改善。女性的成熟阶段这时期女性的卵巢激素、动情激素和脑下垂体激素的分泌对卵巢很重要,动情激素也促进钙的吸收,使钙留在体内时间更长,并重复地利用。同时月经量太多,表示甲状腺失去正常的功能,此时需多补充蛋白质,尤其是维生素E。阴道内发生皮炎或湿疹,肿胀发痒,甚至流血,同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B6便可治疗。此时大量补充钙、镁和维生素D,如果吸收良好,则这些症状便很容易消除。
“律动”疗法(WBV)提升骨骼质量
我发现了一种太空时代的技术,它不仅可以防止骨质流失,而且有助于扭转骨质流失。仅仅四个月后,美国宇航员就不得不返回地球,今天,美国宇航局正在研究这种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策略,不仅可以防止骨质流失,而且可以逆转骨质流失。另一项发表在《骨与矿物质研究杂志》上的研究发现,这种疗法可以防止骨质流失,它不仅扭转了下降趋势,而且实际上增加了骨密度。两组每周接受一次或三次20分钟的 “律动”WBV治疗。八周后,每周进行3次“律动”WBV的组的骨分解比假手术组少34.6%。
传统医学指导思想下的生命科技发展与应用
文丨唐斌多年前,作为一名医科大学的毕业生,我在5年的临床医学学习中,传统医学只有一本书,一学期的课程,只是大概的死记硬背了些可能考试的内容,没有任何的理解。直到我毕业成了临床医生,开始真正意义的面对病人,才开始对西医(现代医学)和中医(传统医学)有了逐步的认知和理解。我这些年开始从事细胞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的研究,尤其是在从事疑难慢病康复的研究中,才终于理解到传统医学思想理论的伟大和至高无上,才明白了传统医学理论是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医学的方向。
长者第一死因——肺炎
101岁的张学良将军、他的夫人88岁的赵一荻女士、91岁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95岁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等等,都是在高龄时死于肺炎。目前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无论在哪个国家,死者中绝大多数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旦得了感冒,发展成肺炎,心肺功能会衰退得非常快,有可能迅速出现心力衰竭。我们在医院看到过很多长者,都是因为一次普通的感冒转为肺炎而离世,家属非常后悔,感慨道:如果老人家注意一些,避免这次受凉感冒,应该还能活很多年啊。家居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冬天进补?今年也许不合适
笔者今年应邀在网上为一些新冠肺炎病毒患者提供中医远程会诊(当中大部分人居住在香港),发现这些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症状——即咽喉肿痛,并且伴有口乾口苦、舌苔偏黄和厚腻等症,更有些人诉说咽喉会有非常明显的「烧灼感」——其实这些都是年运气候带给我们的新提示。今冬适当吃点“冷”一般情况下,大家都觉得中医是主张喝温水的。人们在没有感冒鼻塞、头痛、胃疼的情况下,喝点这样的冷水,可以降低体内郁热,滋阴解渴,又能刺激肠道蠕动,清热利尿,热随尿走,咽喉不适等上火之症就不会找上门。
冬防腰病发
“天人合一”其原因气候直接影响病人,使人阳气不足,容易腰痛,看哪科都治不好。找西医吃止痛药、打止痛针,最后还是手术把椎间盘摘除,手术后又不一定完全解决,只是痛减,一样放射麻痛。1.西医对腰椎间盘脱出观点随著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弹性变差,逐渐发生退行性变,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是造成腰椎间盘脱出的内因。急性或慢性损伤,特别是弯腰弓背提取重物时,椎间盘后部压力增加,容易发生纤维环破裂和髓核向外侧突出,为本病外因,现代医学有一种治法,叫“腰牵”,对一些人有一些疗效,解决不了,就把腰椎间盘摘除。
刘柏龄:“治肾亦即治骨”的精髓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四七,筋骨坚•…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灵枢 •本神》:“肾藏精。刘老指出,肾伤后也能引起一系列骨的疾病状态。”《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骨伤折断,必内动于肾,因肾生精髓,故骨折后如肾精不足,则无以养骨,骨折难以愈合。又如骨伤折断,必内动于肾,因肾生精髓,故骨折后如肾精不足,则无以养骨,骨折难以愈合。
《跟著掌门学养生》系列——青城太极的长寿养生之法
因为平时忙于工作,阎总老感觉背部僵硬,从脖子到腰部,都非常不舒服,这是气血不通、经络阻滞导致的。此后,他每天早晨坚持练习青城太极,不到一个月,不但颈椎病好转,后背酸沉、腰部僵硬的情况也大有改善,而且睡眠质量也大大提高了。阎总是个性情中人,因为身体状况得到改善,他赋诗一首,表达对健康的追求和对青城太极的感谢:“太极恒久远,正统永流传。”青城太极养生功有通经活络、打通周身气血、引气归元的作用。从三十六式,简化到十八式,乃至六式的青城太极,很适合没有时间锻炼身体,或者行动不方便的人习练。
何谓变异性心绞痛,治疗时应注意些什么?
1959年,Prinzmetal等将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缺血性心绞痛命名为“变异型心绞痛”,指出此心绞痛的发作与活动无关,疼痛发生在安静时,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发作过后ST段下降,不出现病理Q波。此外,有学者发现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症状,原因是因为肥大细胞释放大量缩血管物质和促血小板聚集物质,比如组织胺,白三烯,血栓烷素等物质,既可以使原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也可以导致正常的血管收缩,出现冠脉痉孪。变异性心绞痛中医中药治疗根据祖国医学辩证论治采用治标和治本两法。
“细菌性痢疾”与“白头翁”
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泻,大便初时为糊状或水样,继而转为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病情轻微者,仅有低烧、腹痛、腹泻,大便1日3~5次等情况,较少出现大便有黏液、里急后重。中医对此病认识,由来已久,早在1800年前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已有此病的记载,并提出了治疗相应方药,这些方剂到今时今日,仍在临床使用中,行之有效。但中医字典内是没有病菌、病毒等认识,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正邪斗争,邪胜正败的结果,所以治病的手段,是扶正袪邪,正胜则邪退。
南怀瑾是骗子吗?
一提到南怀瑾先生,很多人都表示,他是学佛的。南先生真的只是学佛或者学道的吗。南怀瑾先生是通过对佛、道、儒的研究与传播,洞悉人性,剖析社会,以人们可以随时用时间去理解的话语,体味人生。”佛门有言:“心静则国土静,心平则天下平。
南怀瑾先生文章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叫做佛。不懂这些基本原理,一味盲目地打坐修行,你成个什么佛啊。自己悟了,证得菩提,行为、功德做到度一切众生,利益大众,这些都完成了,止于至善,这样叫做觉行圆满,就是佛。风趣幽默的南怀瑾先生南怀瑾说:我劝一些年轻人不要学佛,也不要学易经。要学就“上当”了,因为这两门学问比科学还难,万一要学佛学易经,只学一般就可以了,就不要学了,滋味无穷,如果学通了,就不想学了,天下万事都知道了,所以这两门学问不要碰。南怀瑾说:活佛、活菩萨、活罗汉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这才是真正的“活菩萨”。
众人评说南怀瑾
南怀瑾老先生生于1918年,逝于2012年,享年95岁。曾仕强老先生生于1935年,逝于2018年,享年85岁。两位老先生对中华文化的弘扬推广,不遗余力,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让人欣慰的是,两位老先生都得享高寿。——宗性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教务长,成都文殊院方丈)挽于壬辰年,中秋日 逝者已矣,一切都化为灰烬,烟消云散,生死本无常,唯有先生的精神常存,思想常在。
南怀瑾先生著作等身,著述目录
1.禅海蠡测(1955)2.楞严大义今释(1960)3.楞伽大义今释(1965)4.禅与道概论(1968)5.维摩精舍丛书袁焕仙南怀瑾合著(1970)6.禅话(1973)7.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1973)8.论语别裁(1976)9.习禅录影(1976)10.新旧的一代(1977)11.参禅日记(初集,原名:外婆禅)金满慈著南怀谨批 (1980)12.参祥日记(续集)金满慈著南怀谨批 (1983)13.定慧初修袁焕仙南怀瑾合著 (1983)14.孟子旁通(一) (1984)15.净名庵诗词拾零.佛门楹联廿一副.金粟轩诗话八讲 (1984)16.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1985)17.历史的经验(一)(1985)18.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1985)19.中国文化泛言(原名:序集)(1986)20.历史的经验(二)(1986)21.禅观正脉(上)(1986)22.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记 (1986)23.老子他说(上)(1987)24.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1987)25.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 (1987)26.易经杂说——易经哲学之研究(1987)27.金粟轩纪年诗初集 (1987)28.如何修证佛法(1989)29.易经系传别讲(1991)30.圆觉经略说(1992)31.金刚经说什么(1992)32.药师经的济世观 (1995)33.原本大学微言(1998)34.南怀瑾选集(十册合集)(2003)35.花雨满天 维摩说法 (2005)36.论语别裁 (2005)37.答问青壮年参禅者(2005)38.南怀瑾说佛: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2007)39.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 (2007)40.庄子諵哗 (2007)41.人生的起点和终点(2008)42.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2008)43.周易今注今译解二十卦(2009)44.老子他说 续集(2009)45.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2009)46.南怀瑾先生答问集(2009)47.我说参同契(2009)48.老子他说续集(2010)49.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上下册)(2010)
南怀瑾先生简介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市,中国当代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武学泰斗施承志弟子。南怀瑾先后就读于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金陵大学研究院。返蜀后,执教于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1949年后迁至台湾,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后曾旅居美国、香港等地,期间曾创办东西精华协会、老古出版社、人文世界杂志、知见杂志等。南怀瑾生平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主张东西精华文化融合,造福人类未来。
2022中医针灸国际合作及产业发展论坛在中国澳门举办
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治疗 500 多种疾病,更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周惠在致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医药优势得天独厚,中央政府以及澳门特区政府积极发展澳门中医药产业,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先生谦恭有礼,性格率真,其承载著中华民族之美德与大爱,并以平凡的话语、慈祥面容,携手众人心静、谦和、博知。
本期聚焦
是年乃南怀瑾先生10周年祭,应读者之邀,本刊特制作专题以纪念,所及文图未广,万请海涵。南师是国学大师、养生家、武术家、教育家、思想家,著作等身,于全球华人群体间,地位隆重,弟子无数,拥趸者无可计量。先生智慧如海,善于浅处觅绝学、精于坐时续生命,其矫健武功并通达的健康之道抵御接踵磨砺,用可袭人心深处之话语及一步一停的矗立,包容温暖颗颗躁动或忧郁的心。近百年间的烽火与不羁,南先生经青年之苦楚、中年之迷茫,任寒热与悲凉侵袭,未撼其桀骜身心,及至高龄仙去,实乃华夏之憾事。
永远的怀念(节选)
文丨李小琳尊敬的南怀瑾老师仙逝已十年,他的音容笑貌犹在人间。他毕生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献身的精神为世人敬仰,恩师对我而言,一天也未曾离开。缘起又聚十八载,华开莲现恩如海。恩师以“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他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就著“立言、立功、立德”之“人生三不朽”。但诚如恩师自己所说:“没有出世的修养,便不能产生入世的功业。”儒家的积极进取、经世致用,道家的自然无为、淡泊名利,千年风流荣辱都在笑谈中。香江之缘永远难忘第一次与老师见面的情景。那是1994年7月,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湾半山的一栋公寓里,我手捧荷花与老师第一次见面,老师就说和我似曾相识,好像老朋友,记不清是哪世因缘,只是特别亲。又说我的眉眼、皮肤、神情都特别像我的奶奶。于是,他谈及很多年前,在汉口到重庆的船上,看见过我的奶奶,真是说不清楚的缘分!以后,每到香港,我一定手捧鲜花去看望老师。那天,老师送我一些经典书,包括老古出版社出的《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等。永生难忘老师为我单独授业。1997年初春,得到老师示意,我一人来到香港坚尼道36号老师的住地。这个地方并不为人所知,平日里各界人士相聚的地方是32号,老师也极少让人来这里。我第一次看到恩师的卧室、书房。卧室很小,大约七八平米,铺设极简,仅一张床挂著蚊帐,地上铺了一块不大的席子,想必是老师静坐沈思的一席清凉之地,书房则有太多太多的书。我知道,老师是一位非常自立、独立的人,自己的事情从来不愿意麻烦他人。从下午两点开始,老师开始授业,我听著听著,似乎入定了,等结束后,一睁眼居然已是晚上九点。七个小时,我居然能一动不动,我第一次感到浑然忘我的境界与妙处,这一天,老师从为什么学佛学开始,到用儒释道旁征博引,讲了宇宙人生的道理,讲了生命的意义。恩师不遗余力“燃先圣之心灯,续众生之慧命,揭宇宙之至理,轨万有之一行”,推动、撒播正心,正念的种子,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终于又扎根于芸芸众生。展望未来,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人民大众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指日可待!南怀瑾先生为李小琳著作《静水深流》题词难忘每次临走时的情景:南老送我,相互搀扶著走到屋子门口。他一手拄拐杖,一手向我挥别。他那个动作呀,那个目光啊,让人感觉,又不能不让你走,又舍不得你走。那个场景,永远铭刻于心。回首间,我似乎分明看到,恩师一袭长衫,微笑著。2007年我写下了《静水深流》一书,当我把书送给老师,老师欣然亲笔为我写下了书名:静水深流,李小琳新书。并写下一段话鼓励我,要继续努力向先贤学习。之后,恩师又开示了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定、静、安、虑、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致知、格物、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老师临走前夕,我又向他汇报:我觉得千家万户有了现代化生活,我们有了美好的生活环境,但是家家户户里住的是“人”。“人”最需要的是身心灵的健康,所以我开始研究“大健康”,老师听完特别的高兴。南怀瑾先生亲笔题词清风明月何处寻最后一次他携手送走我的时候,我都走了很远,一袭长衫的老师还站在那里,迟迟未回,如一座灯塔,他的精神不断地激励、鼓励著我......2019年,我领导“中国生命关怀事业”,写下了宗旨:围绕人类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积极开展安宁疗护和舒缓治疗等工作,传播生命文化、关怀生命过程、维护生命尊严,为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预期,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创造出生命价值服务。恩师一生重教育人,源于此,我创办了“行知丝路研究院”,文化、教育、健康、科技、金融,五行相具,让天下富有成果的人来培养优秀的人才。使他们懂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思想,能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力,了解时代,能够继续地为国家的和平美好作出积极的贡献。作为校长,每次新学期开学我都一定会到,为他们讲《开学第一课》,即“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从中国文化的根脉、核心精神、基本思想、哲学体系等来知行合一,证大道。当今大疫当前,百业艰难,唯中华文化能够启发同学们的心。大业日新,百舸争流,我辈更要精进笃行,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正如恩师南老所说:求名应求万世名,计利应计天下利。亲爱的南老师,我还有许多话想对您讲,桃花流水依然去,清风明月何处寻。山高水远,纸短情长,愿您点燃的光明永焕人间,利乐众生,愿您的伟大精神世代相传!
历史的撰写与承传的作用
”之后的两年,病毒的致病性逐渐减弱,专业人士经过实验和探索,终于在2022年发现了蛋白质作为宿主与新冠病毒的关系,并以此研发出了新型疫苗。不通会导致不畅,不畅就会产生微观系统内的不平衡,一俟身体内在的阴阳、寒热不平衡即生淤堵,即“病”,“新冠”也是如此。于是,通过调理阴阳、寒热、痰湿等因素,让身体“通”,直到平衡,健康方得以恢复。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