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唐斌
多年前,作为一名医科大学的毕业生,我在5年的临床医学学习中,传统医学只有一本书,一学期的课程,只是大概的死记硬背了些可能考试的内容,没有任何的理解。直到我毕业成了临床医生,开始真正意义的面对病人,才开始对西医(现代医学)和中医(传统医学)有了逐步的认知和理解。
我这些年开始从事细胞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的研究,尤其是在从事疑难慢病康复的研究中,才终于理解到传统医学思想理论的伟大和至高无上,才明白了传统医学理论是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医学的方向!
两种出发点与方向的不同
我们去想一个问题,如果方向都错了,还谈什么方法的正确性?!
近20年现代医学除了在应用工具方面的发展,在疾病治疗中,除了对症治疗还是对症治疗,几乎没有任何的突破与创新!完全不能像传统医学一样从病因层面,从生命的整体层面,根源性的解决疾病问题。
我们近年针对疑难慢病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也是得益于传统医学学的指导思想,现代医学尤其在疑难慢病的治疗方面几乎束手无策!大家就有一个疑问了:为什么?
其实从现代医学的专业划分就能看出端倪,因为它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都是局部的、片面的,而忽略人是一个的整体,所有的器官组织和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相关联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到达相互的平衡和谐,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正常运转。
现代医学最缺失的就是生命整体观和指导思想,如何解决其发展方向问题?答案是:回归到作为人类医学指导思想的传统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即中医,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传统医学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这一独特理论体系中, 其中有一个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该观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传统医学治疗“现代病”
在这里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如何在传统医学指导思想下,针对神经系统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非药物治疗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抑郁症”被称为“现代病”,在现代医学范畴里属于神经系统性疾病,是一个以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以西医为代表的现代医学观点是:抑郁症是大脑里的化学物质变化导致的。比如说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心理状态和情绪会受这种物质浓度变化的影响。现在医院通用的精神类药物的研究基于这类认识,通过药物抑制这些化学元素或者让大脑停止部分,只能起到对症作用。
在中医的传统医学理念来看,抑郁症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肝气郁结,脾胃虚弱,是因实致虚的病理变化。中医学认为正常的脾胃功能是保证肠道菌群稳态的关键,通过对肠道菌群的干预,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
依据这个理论,首先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因实致虚的问题,就是神经系统的生理改变的问题,我们通过一种全新的脂质体神经修复蛋白,来修复神经系统,恢复正常的神经功能。
其次,肠道是我们的第二大脑,消化系统的改变,对神经系统起到负反馈和调节作用,我们通过新的益生元合剂调节肠道和脾胃,调节神经功能,同时由于肝气郁结,导致大量氧自由基产生,我们又通过食药同源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材(如黄芪、番茄红素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为抑郁症的高效、根源性解决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平衡”即是健康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现代医学上的治疗手段是使用激素,它主要是分解免疫蛋白,通过降低免疫反应,来控制症状,过度降低免疫和激素药物的副作用,又导致一系列副反应。
而中医传统医学讲的是“平衡”理论,哮喘病症就是人的整体免疫出现了不平衡,如果我们通过一种方法,能修复免疫系统,将免疫功能恢复到平衡状态,过敏性哮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在这个理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通过一种免疫修复蛋白,再加上有计划性地服用对免疫有双向调节作用、食药同源的灵芝,过敏性哮喘的患者可以在3个月内,即达到完全康复。
近期权威机构和著名专家通过研究实践,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对于目前的新冠流行问题研究表明,该病症的出现与感染强度问题亦是免疫问题。回首我们祖先的中医传统医学讲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我们自豪且唏嘘。
肩负使命 理性承传
传统医学博大精深,我们需要以敬仰的态度认识、认知。首先我认为传统医学是医学的指导思想,它代表了医学的方向,只有在它的指导下,人类医学才能走向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利用它的指导思想,更好地解决人类的生命健康问题,这一地位无可撼动,是数千年实践、积累、沉淀的结晶,是其他医学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中医传统医学的理论是我们坚定不移要继承和传承,它代表了人类医学至高无上的指导思想。传统医学理论和思想的继承和传承,以及在全世界的发扬光大是必然,也是中国人为人类生命健康所承担的责任。
同时,我们也要客观认识到传统医学的发展问题,即传统医学的内容和方法需要和更多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需要在守正的同时创新和突破,不能固步自封,忽视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医学的促进作用,将不利于传统医学在新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