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南怀瑾,人们尊称为“怀”、“南师”,不论对其称呼是什么,都饱含著敬仰与钦羡。人们怀念南怀瑾先生,不仅怀念他的才学与智慧,更兼怀念他的风骨、情操与爱国之情。

南怀瑾老先生生于1918年,逝于2012年,享年95岁。曾仕强老先生生于1935年,逝于2018年,享年85岁。两位老先生对中华文化的弘扬推广,不遗余力,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让人欣慰的是,两位老先生都得享高寿。
曾仕强先生很尊重南先生,并且惺惺相惜,在一次公开课堂他表示:南怀瑾先生是个杂家,就是做学问很多很杂,他是很有使命感的人,显学密学他都懂。他还会“神算”。南怀瑾先生收了很多学生,他教学生第一步是教走路,所以有些人一走路就知道是南先生的学生。南怀瑾先生写过很多书,我很赞成,因为我也看他的书,可是他有他的看法,我们不一定完全学。曾仕强先生建议读南老先生的书,然后读《史记》、《战国策》。
——曾仕强

勿成迷,勿著相,来来去去了旧账,
秋风拂面太湖水,碧波后浪涌前浪。
何用悲,何来伤,南师自己有主张,
辛勤耕耘春复秋,无生灭处是故乡。
莫私语,莫喧闹,心灯相续最重要,
金粟轩里青青秀,同愿同行菩萨道。
不可言,不思议,月圆天心在秋季。
今朝撒下菩提种,他日龙华共相遇。
——宗性法师
(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教务长,成都文殊院方丈)挽于壬辰年,中秋日

逝者已矣,一切都化为灰烬,烟消云散,生死本无常,唯有先生的精神常存,思想常在。愿把此伤痛化为学习与实践,学习实践他舍己利人的精神,学习实践他做人做事处处替别人著想的风范,继续把中国文化的种子传播下去,把生命智慧的火炬接续下去,遂不辜负他老人家在天之灵。
——古国治

文化振世水长流,
品德高尚永不朽!
——朱鹤亭(玄鹤子)
2022年10月26日,身在广州的当代养生泰斗、武术大师朱鹤亭(玄鹤子)先生表示:“多年前,我与南怀瑾先生相识于香港,并有过多次畅谈,我对南老处世为人十分敬佩,他为人谦和,令我永记心怀。”

不希望把父亲捧在神坛上,希望外界不要“迷信”自己的父亲,父亲去世前留下“平凡”二字,也不希望别人借他名,但如今却总是有假借南怀瑾名义,谈国学,误导读者,这些有关南怀瑾的文章,违背了他父亲生前的遗愿。
——南怀瑾的儿子南一鹏
南怀瑾先生筹资30亿元,这笔钱对温金铁路的修建起了决定性作用,最终温金铁路于1998年全线通车,实现了浙西南地区1400万人翘首盼望了半个多世纪的愿望。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温金铁路通车后,南怀瑾把股份全部转给了国家,自己继续弘扬传统文化去了,这种风范,像极了古代的侠客鲁仲连,他也是李白的偶像。一生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南怀瑾先生活的洒脱,活的豁达,活出了李白的风采,李白报国无门最后糊涂差点被杀。南师报效祖国,此生足矣!
——署名“昭烈名臣”的网友评价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