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郭岳峰、郭歌(香港仲景堂中医综合诊疗中心 注册中医师)
每年的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笔者在此提醒大家关注自身的心脏健康。
变异型心绞痛为自发性心绞痛的一种。1959年,Prinzmetal等将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缺血性心绞痛命名为“变异型心绞痛”,指出此心绞痛的发作与活动无关,疼痛发生在安静时,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发作过后ST段下降,不出现病理Q波。变异型心绞痛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及猝死。
常见的诱因如精神紧张,寒冷刺激,短期内大量吸烟、酗酒,应用收缩血管的药物以及可卡因和安非他命等违禁药物;导致儿茶酚胺分泌等神经体液异常的内分泌疾病也是冠脉痉挛常见的原因,比如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等。
此外,有学者发现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症状,原因是因为肥大细胞释放大量缩血管物质和促血小板聚集物质,比如组织胺,白三烯,血栓烷素等物质,既可以使原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也可以导致正常的血管收缩,出现冠脉痉孪。
西医治疗
一、可以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二、要应用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调脂,还能稳定斑块,改善受损的内皮功能。
三、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比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地尔硫卓等等,可以缓解冠状动脉痉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
四、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由于大多的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都是在夜间或者是凌晨发作,可以考虑睡前加用一次钙离子拮抗剂和硝酸酯类药物,缓解夜间和凌晨发作的心绞痛。
五、应用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以加重动脉痉挛,但是还可以控制心率,也有减轻心肌耗氧的效果,所以在应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少量的应用或与其他药物相配合,尽量避免导致痉挛的发生而加重病情。像这些药物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来使用,不能够自己随便地乱用,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如果心绞痛反复的发作,那么还可以常规地用一些低分子肝素来进行抗凝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话,可以进行紧急的冠脉造影检查,看血管狭窄的程度。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可以通过介入或者是手术治疗。
变异性心绞痛中医中药治疗
根据祖国医学辩证论治采用治标和治本两法。
治标,主要在疼痛期应用,以“通”为主,有活血、化瘀、理气、通阳、化痰等法;治本,一般在缓解期应用,以调整阴阳、脏腑、气血为主、有补阳、滋阴、补气血、调理脏腑等法。其中以“活血 化瘀”法(常用丹参、红花、
川芎、蒲黄、郁金等)和“芳香温通”法(常用苏合香丸、苏冰滴丸、宽胸丸、保心丸、麝香保心丸等)最为常用。此外,针刺或穴位按摩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最近治疗一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暨XX,男,69岁。病案号:P00002653
初诊日期:2019年01月23日。
主诉及病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有服降压及降脂药。近2年来时感胸闷胸痛、头晕恶心。自2018年7月以来至今曾发作3次。近1个月来发作2次,近期夜晚又有发作,自含硝酸甘油后缓解,经CT、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多在夜间发作,发作时除胸闷胸痛外,另感颈咽部拘紧疼痛,浑身发冷,纳可寐差易醒、入睡难。平时容易出汗,畏寒肢冷,大便稍溏,1日1-2次。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弦涩。
西医诊断:变异性心绞痛。
中医诊断:胸痺-气滞血瘀,心阳不振。
治疗原则:理气活血,温振心阳,通络止痛。
方药:补阳还五汤合丹参饮、瓜蒌薤白半夏汤、桂枝附子汤加减。
黄耆30g,当归15g,地龙15g,赤芍9g,川芎9g,桃仁9g,红花6g,丹参30g,檀香9g,砂仁6g,瓜蒌子12g,薤白10g,桂枝9g,附子6g,炒白术18g,夜交籐15g。
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戒烟、酒、生冷、滑腻、辛辣刺激之品,调情志,适寒温,节劳逸,适当锻炼。
治疗经过:服药4剂,自觉睡眠较前改善,动则气短较前减轻,大便较前通畅,1日1-2次。余症同前,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弦涩。上方桂枝增至12g,附子增至9g,继续服药至2月25日,自觉畏寒肢冷明显减轻,睡眠转佳,大便转实,胸部闷塞感大有改善。继服前方10日。
未再复诊。电话追访,谓“最近都好好,没什么事”。

此类病症预防和平时的生活调摄也非常重要,可以降低心绞痛或是冠心病风险,前提是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饮食结构能够有效预防或者降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肥胖的风险。同时尽量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发作时立刻停止所有活动,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