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医学院研究揭示抗精神病药物增罕见副作用风险 提供精神科用药安全新依据-紫荆网

港大医学院研究揭示抗精神病药物增罕见副作用风险 提供精神科用药安全新依据

日期:2025-11-04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精神分裂症及躁郁症患者往往需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然而部分药物可能伴随泌乳素升高、免疫功能受损等潜在风险。过去相关研究多限于小型或单一中心数据,难以准确评估罕见不良反应的实际发生率。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港大医学院)研究团队透过跨专科合作,结合严谨的流行病学方法,运用医院管理局全港性大数据,完成了两项具国际影响力的研究。

微信图片_20251104164605_843_142

泌乳素升高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增妇科癌症风险

研究团队分析逾八万名本港初次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女性的数据,发现长期使用会导致泌乳素升高的药物(如利培酮、氟哌啶醇等常用抗精神病药),患妇科癌症(包括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的发生率,较使用非泌乳素升高型药物者高出近一倍。具体而言,每 2,300 名女性长期服用此类药物,预计会多出一宗妇科癌症病例。尽管此风险属罕见,但对于有家族病史或本身属高风险群的女性,此发现有助医生与病人双方在用药决策中拟定更适切的监测与追踪计划。

氯氮平使用者的感染风险上升年长患者需留意

另一项研究涵盖超过一万名本港精神分裂症患者,结果显示使用强效抗精神病药氯氮平的患者,发生各类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肠胃炎等)的风险,比使用另一常用抗精神病药奥氮平的患者高出约 25%。以实际数字来看,每 100 名使用氯氮平的患者中,每年约会增加 1 至 2 宗感染个案。此风险在 55 岁以上年长患者中尤为显著,其每年因感染就医的频率明显高于年轻患者。研究建议,医生处方氯氮平时应加强感染监测、推动疫苗接种,并及早处理感染征兆。

大数据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用药指引与政策

这两项大型真实世界研究为精神科药物安全领域提供了关键证据。针对高龄女性或有妇科癌症家族史的患者,医生可优先考虑选用非泌乳素升高型药物,或加强泌乳素监测与妇科检查。对于使用氯氮平的患者(特别是年长者),除例行血液监测外,应定期评估呼吸道症状、建议接种流感与肺炎链球菌疫苗,并及时处理感染问题。

港大医学院药理及药剂学系兼临床医学学院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学系助理教授黎子骏教授表示:“我们建议与卫生当局、医管局及监管机构合作,建立‘即时学习型’药物安全系统,将大数据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临床指引与政策,提升本地乃至全球精神科用药安全。”

香港大数据研究推动国际药物监管更新

事实上,团队早前利用香港大数据进行的研究发现,氯氮平可能轻微增加血液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癌)的风险。此项结果已获欧洲药品管理局药物风险评估委员会(EMA PRAC)于2025年2月正式引用,并促使 EMA 要求药厂在欧洲提交更多安全数据及更新产品资讯。这项国际监管行动,展现了香港大数据研究在全球药物安全领域的实质影响力。这次发布的两项新研究延续前期研究方向,持续完善氯氮平及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在真实世界使用的安全性资料图谱。

黎教授指出:“香港的大数据具备完整、资料连续性高且覆盖全人口的独特优势,是全球少数能精确量化罕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平台。透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帮助解读临床情况中的相对风险与绝对风险,并提出可执行的监测与预防建议,让患者受益于高效药物,同时有效管理潜在风险。”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江心雨 校对:刘雨晨 监制:姚润泽
习近平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
李家超与上海市领导会面
2025立法会选举|陈茂波:全力推动立法会选举宣传
李家超:香港会继续强化超级联系人角色 成内地企业出海最佳拍档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