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辉:铭记历史,奋进新时代——致敬伟大祖国的辉煌征程

陈建辉:铭记历史,奋进新时代——致敬伟大祖国的辉煌征程

日期:2025-09-03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 陈建辉

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和自豪的心情,在香港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观看直播北京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指出“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北京通过庄严的阅兵仪式,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力量与自信,也向历史致敬、向和平致敬。

图片1
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林广兆首席会长/左、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永远名誉主席陈建辉/右观看直播北京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合影
图片2
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成员共同观看直播北京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合影

八十载光阴荏苒,但历史的记忆从未褪色,英雄的功勋永载史册,伟大的精神依旧光芒万丈。作为曾经的参战退伍军人,内心深处无比悸动,那份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情厚谊如同陈年佳酿,历久弥新。我等见证了国家从苦难中崛起,从废墟上重建的艰辛历程,也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当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回望那段峥嵘岁月,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回望历史,从苦难深渊到伟大胜利,八十多年前,山河破碎,国难当头,中华儿女团结一心顽强抗争,最终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说:“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一百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历史时刻提醒我们必须坚定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筑牢国防安全屏障,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沧桑巨变,从百废待兴到繁荣富强,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历史估算,1945年中国GDP约为500亿美元;2024年,中国(GDP)约为18.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202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5.94万亿美元,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是维护国际经济稳定的重要力量。9月1日在天津《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总书记表示:“欢迎世界各方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请有条件的国家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如今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等领域成就举世瞩目。我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更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这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中华各族人民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幸福感。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珍爱和平,从历史启迪到命运与共,历史告诉我们,战争是人类最大的灾难,和平是最大的福祉。中国曾是战争的受害者,因而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我们不忘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教训、开创未来。抗战的惨烈历史告诉我们,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中国的和平与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卓越领袖的英明指引,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团结拼搏。从毛泽东主席到习近平主席,每一位领袖都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国家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共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与天下情怀,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历来是和平的维护者、贡献者。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坚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倡导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致力于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香港与祖国共繁荣,香港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抗战时期,香港同胞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积极支援内地抗战,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经济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尽管经历风雨挑战,但在中央政府的坚定支持下,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不断完善,“国安立法”实现了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迈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祖国永远是香港最坚强的后盾。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这是香港与内地血脉相连的生动体现,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创新民间辅助国际规则规范约定软法实践模式,探索开展人道公益慈善活动,“软法亦法”为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宣导。“国际软法促进总会”于 2020 年在香港中华总商会陈建辉会董与北京大学法学院软法推进成员及相关软法专家推动下于香港注册预设立为公益慈善组织。响应习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号召,在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及相关专业人士的支持下,2025年9月16日预在香港召开软法应用与人道主义相结合的幸福论座谈会,探讨应用软法特性,融入国际规则规范及红十字人道主义慈善事业,以推进国际间人类幸福感的交流与提升;亦承办9月16日《2025第三届华语律师大会(中国香港分会)》,持续运用软法理念及手段,推进国际交流促进深港法律交流与互鉴合作,期盼未来能推动“香港软法研究院”的成立,以软性的方式探讨对正义与和平的相关规则,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最后,我想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海内外华人华侨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铭记卓越领袖们的丰功伟绩和宝贵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永远名誉主席兼常务副会长、国际软法促进总会主席、中华海外联谊会第六届理事、香港中华总商会会董,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粤港澳大湾区禁毒高峰会今天在香港举行
规管网约车法案今刊宪
激发爱国热情 汇聚奋进力量——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鼓舞港澳各界谱写“一国两制”新篇章
粤港两地牌车主福音!皇岗、港珠澳大桥口岸可“免加签”通关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