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怡宝血小学开创语文学习新路向 打破传统默写迷思-紫荆网

海怡宝血小学开创语文学习新路向 打破传统默写迷思

日期:2025-07-24 来源:地区报《港纸》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为配合教育局最新公布的《小学英国语文课程指引》,海怡宝血小学透过减少默书频率、加强价值观教育及推动多元化趣味学习,开创中、英文学习新路向。校长林淑操在接受《港纸》专访时表示,学校已率先调整评估政策,减少机械化操练,并将国家安全教育、跨学科阅读及电子学习融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正确价值观。

图片1

从机械默写到趣味评估

过往小学英语科、中文科以频繁默书为主要评估方式,学生需背诵大量课文和单词,承受沉重压力。2023年以来,海怡宝血小学致力优化默书政策,进一步减少默书的频率,并采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式,如看图填词、句子填空、电子游戏等多元形式。

“以前要背整篇文章,但考试只默几句,温习量很大。现在只需记重点词汇,轻松多了。”四年级学生林昕玥分享她的学习体验。三年级学生陈毅峰则兴奋地表示:“用Bingo比赛串英语生字,赢了有小礼物,学习变得更有趣。”该校英文科主任张嘉丽透露,学校特别设计了“串字奥运会”等活动,学生透过平板电脑进行分组竞赛,外籍教师更开发专属拼音网站,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反复练习,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价值观教育自然融入英语课堂

新指引的另一重点是将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英语课程。海怡宝血小学透过故事阅读、角色扮演等生动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品德情意。例如在教授交通工具单元时,教师巧妙结合香港电车历史,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高年级则透过小组辩论,探讨网络安全等议题。

学校家教会主席陈生以自身三名子女的学习经历为例,见证了教学模式的积极转变:“大女儿当年主要靠抄写死记,二女儿学习融合了传统和活泼方式的混合体。现在小儿子主要是用趣味的学习法,例如如何拼字、想像、图片,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平台上引导他,投入度明显提高。”他特别强调,新教学方法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如透过“偏旁识字”学习中文、运用拼音规则记忆英文生字,效果远胜传统的机械式操练。

图片2

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英语环境

为营造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海怡宝血小学善用科技与生活化教学的结合。学校开发了校本电子学习平台,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设计适龄内容:低年级透过生动动画学习拼音,高年级则透过填空游戏掌握文法技巧。此外,学校定期举办“英语周”活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可获得奖励,大大提升学习动机。中文科主任姜燮文介绍,教师会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调整教学难度。例如“第一、第二能力班”采用“图配词”的方式,而“平均班”则需要理解完整句子后填写关键字。这种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进步。

家校协作共创语言学习新体验

家长林太分享了她观察到的改变:“减少默书后,亲子关系改善许多。现在我们有更多时间一起观看英文影片、玩字卡游戏,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林淑操强调,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跨学科英语教学,如在STEAM课程中融入英语协作任务,同时深化家校合作,鼓励家长透过日常指令、英文儿歌等方式,帮助孩子自然巩固语言能力。

学校还特别重视外籍教师的配置,尤其是在低年级阶段,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自然接触地道英语。跨学科英语教学的推行,如以英语进行STEAM课程教学和团队合作,使语言学习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图片3

平衡趣味与成效的教育新挑战

记者了解到,初期曾有家长担心“不默书就不识字”。但实际情况是,学生的识字率并未因改革而下降,反而学习兴趣有所提升。中文科以“趣味识字”取代传统抄写,透过图片联想字形、生活化例句挑战题等方式提升学习兴趣;英文科则推行“跨课程阅读”计划,有效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林淑操指出,学校将定期检视政策成效,并加强教师专业培训,确保在保持学习趣味性的同时,不忽略基础能力的培养。学校计划进一步优化跨学科教学,持续推动英语实践活动,如戏剧表演和主题阅读计划,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信心。

来源:地区报《港纸》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安涛 校对:江心雨 监制:连振海
澳门举行多项庆祝活动迎十五运会倒计时100天
天文台发出黑雨警告
“锚”定Web3.0未来峰会记者会在港举办 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今日正式生效 陈茂波《紫荆》专访详解稳定币发展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