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慧敏:控烟新招通过 为下一代建“无烟香港”

简慧敏:控烟新招通过 为下一代建“无烟香港”

日期:2025-09-15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立法会9月11日三读通过《2025年控烟法例(修订)条例》(《条例》),不仅回应了社会对烟草危害的长期关注,更展现特区政府在复杂议题中力求平衡的决心。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毋庸置疑,更为本港医疗系统和社会整体带来沉重负担。根据局方文件引述港大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2021年烟草引致的健康问题造成约82亿元的经济损失。为进一步减轻烟草对公众健康的威胁,《条例》为医卫局去年6月提出的10项短期控烟措施中的8项提供法律基础。这些措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近一年的咨询,与持份者深入讨论及法案委员会审议后制定,整个立法程序体现有理有节的精神。

特区政府在推动控烟的同时,亦充分考虑了对市场和商界的影响。例如,海关将率先于今年第三季推出完税标签制度先导计划,随后于2026年第四季进入过渡阶段,并预计在2027年第二季全面实施该制度。在此基础上,加味烟禁令将待完税烟标签制度全面实施后,才分阶段推行;禁止售卖薄荷烟的时间表则尚未订定,以避免对市场造成过度冲击。这种审慎推进的方式,显示特区政府已在政策落地与社会及经济影响之间取得艰难的平衡。

强化执法效能 打击私烟成关键

控烟的首要重点是打击私烟,以确保其他控烟措施能够发挥最大成效。除引入完税烟标签制度外,加强执法效能是重中之重。近日,据报有旅客因未申报携带未完税香烟抵港被海关人员截查,翌日即被判处监禁及罚款。海关迅速的执法行动及法院具一定阻吓力的判刑,反映高效执法的重要性。

随着《条例》赋权卫生署控烟酒办督察搜查的权力,加上控烟酒办已于上个月起为前线人员配置随身摄录机等,执法效能将进一步提升。在法例及行政措施的双重赋能下,期望控烟酒办督察能更有效履职。

保障青少年健康 控烟与禁毒相关

防止新世代吸烟是另一重点目标。近年另类吸烟产品如电子烟被包装成“潮物”,以开拓年轻人市场。今年5月廉署侦破的电子烟集团案件中,特区政府化验所验出部分电子烟产品的尼古丁含量极高,一粒烟弹等于40包烟的尼古丁含量,足以令吸食者严重上瘾,实在骇人听闻。

另类吸烟产品与毒品结合的趋势日益严峻。2023年起“依托咪酯”及其类似物等新型毒品入侵香港,在年轻群体中迅速蔓延。今年首季被呈报吸食的21岁以下年轻人多达128人,最年轻仅12岁,情况极之严重。因此控烟与禁毒工作息息相关,禁止管有另类吸烟产品可有助切断吸毒工具,以打击利用这些产品吸食毒品的行为。

局方亦接纳法案委员会的建议,将禁止向18岁以下人士提供传统和另类吸烟产品的生效日期统一订为刊宪后当日,体现特区政府保护年轻人的决心。

持续检视政策成效 跨部门执法至关重要

控烟是一场持久战,涉及多个政策局及部门之间的协作。《条例》通过后,当局应牵头检视自身的执法人手和资源配备,与保安局等部门加强执法及情报交流;并进一步赋能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让其在宣传及控烟方面发挥更大效用。

有人认为吸烟属个人自由,不应过度规管,但吸烟不仅影响个人,其产生的二手烟及三手烟更会损害他人健康。

任何人的自由,都不应建立在伤害他人健康的基础上。控烟工作关乎公众健康和香港社会未来,尽管挑战仍在,但我们必须坚定前行,为下一代建设更健康的无烟香港。

转载自:明报《Money Monday》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2025施政报告】李家超:照顾不同阶层住屋需要
【2025施政报告】李家超:确保北都发展符合香港利益
【2025施政报告】施政报告为加快发展提出清晰目标
【2025施政报告】施政报告勾划香港发展蓝图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