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麟:预算案推动香港真正做高教枢纽-紫荆网

朱兆麟:预算案推动香港真正做高教枢纽

日期:2025-03-04 来源:全国港澳研究会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 朱兆麟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终于出炉,坊间评价好坏参半,尤其社会经济以致发展有所滞后,对市民因为政策带来的冲击,各方的正反意见不绝于耳。笔者作为本地高等教育专业的一位参与者,对其中的一项教育政策建议及未来推动,尤其从人才汇聚,做到真正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由现时的经济环境持续努力未来再走到高点,更为关注!

根据现行政策,除内地、澳门及臺湾学生外,非本地学生入读全日制经本地评审的自资本地副学位、学士学位和研究院课程并不设限额。现时内地、澳门及臺湾学生,入读全日制经本地评审的自资本地副学位及学士学位(包括衔接学位)课程的限额为10%至20%。至今有六所本地自资院校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招收内地学生入读其学位课程。

逐步放宽自资院校收内地生限额

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发表当中,得到国家教育部同意,逐步放宽已获批准招收内地学生入读学位课程的六所自资院校的内地学生限额,以及批准有关院校面向全国所有省市招生,以进一步支持自资专上教育界别的健康稳健发展,对建设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作出更积极贡献。该六所院校分别是香港都会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恒生大学、香港珠海学院、东华学院,以及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

继2024/25学年起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获提升一倍至百分之四十后,是次放宽安排将可善用香港自资界别灵活多元的优势,为国家和香港培育人才,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并为香港增添动力。

为此,相信教育局会继续一如以往,提供针对性支援及强化规管,支持自资界别的健康发展,持续提升质素,包括计划在短期内向立法会提交修订《专上学院条例》(第320章)的草案,让上述院校营办自资课程的纪录、收生的表现,以及使用现有限额的情况,作为桥梁适时与国家教育部沟通,探讨可行的进一步优化措施。吸引更多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打造香港成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及相关院校现行限额的使用情况,分阶段提升至百分之四十。

环观国际,先进国家凭知名院校吸引全球人才,为当地创新科技,数码转型,以及新媒体与GenZ发展等带来正面冲击。因此,我们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高质量发展当中,必须主动吸纳更多优秀人才,让我们的教育枢纽功能走出去,尽力为国家企业发展去风险化。当局在协助院校理解并落实有关收生安排,同时如何维持严谨的质素保证机制,确保自资专上课程的质素及保障学生利益,从以提升自资院校在收生规划方面的确定性,并更有效善用院校的教学资源。

预算案当中亦建议预留10亿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以促进人工智能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及开拓应用场景;并预留一亿元推出制造及生产线升级支援先导计划,冀惠及约400家企业。

对应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也指出,国家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因此,香港要因地制宜,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又应以制度改革释放创新和经济潜能,期待院校善用放宽招收内地学生限额,完善人才培育和引进。

香港,要持续发挥“一国两制”当家优势,着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善用内联外通的特点,加强与海外特别是“全球南方”的新兴市场联动,保持初心,做好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

金漆招牌得来不易,衷心期待各界努力配合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内的措施,为现时的经济短版带来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新篇章。

(作者系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全国港澳研究会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蓝皓源 校对:杨晨 监制:张晶晶
澳门举行多项庆祝活动迎十五运会倒计时100天
天文台发出黑雨警告
“锚”定Web3.0未来峰会记者会在港举办 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今日正式生效 陈茂波《紫荆》专访详解稳定币发展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